網易財經11月5日訊 中國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與核心資本充足率比上季末上升0.5個百分點。
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1.6%,比上季末上升0.5個百分點,比年初上升0.3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5%,比上季末上升0.5個百分點,比年初上升0.4個百分點。
據三季報披露,已有部分銀行通過再融資等渠道提升了資本實力,資本充足率出現顯著提高,如招行、交行、中行和工行等。此外,農行A+H上市融資約221億美元、平安入股深發展、中國移動入股浦發銀行,也使三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得到加強。
此外,工、建、中三大行還將通過A+H配股融資進一步充實資本金,融資總額高達1600余億元。中行與建行配股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工行配股有望于今日晚些時候拿到證監會批文。
至此,中國商業銀行本輪再融資浪潮漸近尾聲,對資本市場的利空影響消化殆盡。
在全球金融監管普遍趨嚴的背景下,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于9月12日一致通過了關于加強全球銀行體系資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爾協議Ⅲ》,新協議提高了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該協議有望在下周舉行的G20首爾峰會獲得通過。
不過,目前銀監會對國內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底線為11.5%,核心資本充足率底線則為7%,而巴塞爾協議Ⅲ只是分別提高到6%和4.5%,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標準仍遠高于國際標準。即便巴塞爾協議Ⅲ關于一級資本金充足率的規定馬上執行,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也將是微乎其微。
中報顯示,上半年我國上市銀行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4%,除華夏、光大和農行外,其他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均超過7%。
銀監會上周公布,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突破90萬億元。截至今年9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為9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分機構類型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5.0萬億元,增長15.3%;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4.2萬億元,增長27.5%;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7.0萬億元,增長34.8%;其他類金融機構資產總額24.4萬億元,增長22.5%。(董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