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消息 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劍河縣生態環境優美,民族風情濃郁,民族節日豐富多彩,苗族歌舞引人入勝。
近年來,該縣確立的“以溫泉為引爆點,以仰阿莎湖為重點,以原生態民族文化為核心,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旅游富縣”戰略,去年實現旅游收入3817.52萬元,同比增長45%。
仰阿莎是苗族民間故事里的一位人物,是苗族姑娘美麗的化身。劍河縣抓住這一文化品牌,制定了把劍河湖區范圍打造成仰阿莎湖綜合旅游區的工作思路,游客到劍河不但可以看到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同時也能感受到遠古的苗族文化。
為打造仰阿莎湖綜合旅游區,劍河縣積極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抓好精品旅游景區和精品旅游線路建設,抓好聞名中外的苗族錫繡、紅繡和民族特色食品、民族藥業的研究與開發,集中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民族旅游村寨,積極扶持旅行社、旅游運輸和旅游飯店等旅游企業和鄉村旅游發展。
溫泉是劍河的第一張名片。劍河溫泉,為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泉水晶瑩清澈,其理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有消毒、去疾、健膚之功效,常浴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疑難病癥,對療養、健身有顯著的療效,自古享有“苗鄉圣水”、“西部浴都”之美譽。
今年,劍河把溫泉景區規劃建設列為2010年縣委、縣政府“十件實事”之一,投入資金4999萬元,對溫泉景區進行擴容改造,把溫泉景區打造成集溫泉生態旅游、民族村寨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為一體的現代旅游景區。目前,集醫療保健、休閑度假、商務會議、民族風情體驗等設施齊全,功能完善。
劍河的第二張文化名片就是清水江河魚。劍河清水江野生的鱖魚、鯉魚、角角魚等種類多,其魚肉細嫩豐滿,肥厚鮮美著稱。近年來,劍河縣積極引導和扶持經營業主,成立了劍河縣清水江酸湯魚業協會,組織他們外出學習考察,提升服務理念和管理水平。同時,充分利用“仰阿莎文化節”等活動開展清水江鱖魚飲食烹飪大賽,提高了清水江河魚的知名度。
劍河的第三張文化名片就是苗族《水鼓舞》。劍河苗族《水鼓舞》,是一種以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結合的原生態舞蹈,是全國最為獨特的一種舞蹈,是在水中跳的舞蹈。“水鼓舞”也是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被專家、學者譽為民族原始舞蹈的“活化石”。2009年,《水鼓舞》先后獲得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原生態舞蹈銅鼓獎、第五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群文組金獎。
為了保護和傳承好這一文化資源,目前劍河縣正在規劃建設苗族《水鼓舞》表演場地,使之成為劍河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大亮點,民族民間歌舞的培訓基地,劍河民族文化生態園。
如今,劍河新縣城——溫泉景區的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配套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泡劍河溫泉、品清江河魚、觀苗族水鼓舞”為主題的特色旅游品牌形象已形成。根據規劃,到今年年底,該縣接待國內外游客200萬人次以上,旅游產值達到8000萬元以上,旅游收入年均增長20%,旅游產值占GDP的比重達10%以上。
僅今年“五一”小長假,劍河縣溫泉旅游接待游客11992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2.49萬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