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夏永忠 張俊杰)劍河縣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 積極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深入開展。
一是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和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針對農民“求富、求知、求樂”的多元化需求,在農閑季節,特別是重要節日,組織開展文藝晚會、書畫展、籃球賽等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破除舊俗,倡導新風。利用鄉鎮文化站、圖書室、遠程教育站點等陣地,對農民進行時事政策、黨紀法規的宣傳教育;組織開展爭創文明鄉鎮、文明村寨、五好家庭等活動,營造倡廉頌廉的良好風尚。
二是與加強村干部廉潔從政宣傳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的作用,把反腐倡廉作為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強化“農民利益無小事”觀念,加大對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購買適合農村特點的廉政文化圖書、資料,結合科技入戶及“三下鄉”活動,送廉政書籍和教育資料進村入戶,經常組織村組干部讀廉政書、看廉政片、聽廉政課、看反腐倡廉錄像;在開展所有面向農村和農民的科技教育培訓活動中,增加廉政文化教育的內容,強化村干部廉潔從政思想。
三是與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村級各項規章制度、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規范村干部的行為和權力運作,科學管理村務。推行黨務公開、深化村務公開、村干部述職述廉制度,將征地拆遷補償、計劃生育、農村財務收支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規劃、決策、措施等及時公開,強化黨員群眾的民主監督,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
四是與農村現代遠程教育“一戶一技能”學用轉化示范點建設工作相結合。要求各鄉鎮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為推進“一戶一技能”、“一鄉一品”、“一村一特”,培育優勢產業,形成支柱產業提供政治保證。以示范點的廉政文化進村活動輻射帶動其他村的廉政文化進村活動的開展。
五是與為農民群眾辦實事相結合。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等專項行動,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為農業生產安全提供保障。利用黑板報、舉辦農技知識咨詢等培訓班、發放宣傳單等形式,為農民介紹農技知識、農資識假辯假常識,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從群眾最關注、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對群眾日常需要辦理的事項實行“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解決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
六是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利用閉路電視、劍河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廉政文化園地等陣地,宣傳“三農”和減輕農民負擔方面的政策法規,教育和引導農村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廉政勤政和為民服務意識,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