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發現明代錦屏文書
記錄當時湘黔邊界地區依據契約管理社會的情況
據金黔在線消息 近日,錦屏縣文化工作者在亮江流域一苗寨作民族文化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兩件珍藏在民間已有400多年的錦屏文書。這兩件錦屏文書分別形成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和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內容分別為地方糾紛調解協議和出賣田租股份文書。其中簽訂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的文書距今已有464年。這是國內第一次發現明代錦屏文書,填補了錦屏文書征集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
這兩件錦屏文書為一龍姓家族保存400多年的遺物,均為紙質文書。訂立于明嘉靖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的地方糾紛調解協議文書,長61厘米、寬50.5厘米,有255字,內容為當地陸姓兄弟與龍姓發生糾紛,雙方各向官府申訴,靖州衛(今屬湖南省懷化地區)派平茶千戶所下屬零溪巡檢調解糾紛的情況及處理結果。訂于明萬歷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的田契,長52厘米、寬42.7厘米,契約內文有219字,題為“黎平(今屬貴州省黔東南州)軍民府亮寨蠻夷長官司管下登寨立斷租禾文”,內有“一賣一永遠,二賣子孫無分,二家意愿。如有人先悔者,將約赴官理落,罰生金五錢,赴官工用依舊承交”等約定。這兩件文書,真實記錄了明代湘黔邊界地區依據契約文書進行社會管理,協調各種利益群體關系的“禮法社會”狀況,對研究古代民族關系和經濟社會結構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楊秀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