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苗族飛歌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名單
在線投稿郵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值班QQ:449315
時間:2010-05-25 12:47:36 來源:黔東南信息港
本港訊 (夏永忠)文化部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公示了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劍河苗族飛歌、苗族銀飾鍛制技藝榜上有名。
苗族飛歌主要流傳于劍河縣革東鎮、岑松鎮和
臺江縣施洞鎮一帶。它既可在喜慶、迎送等大眾場合演唱,也可在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游方場”上唱,還可在山澗田野忙農活或游玩時演唱,大都是見物即興,現編現唱。
歌詞內容以頌揚、感謝、鼓動一類為主,過苗年、劃龍舟等節日喜慶活動,一般要唱飛歌。苗族飛歌中以
劍河革東鎮所在地的飛歌最為優美。由于高音部分全部使用真嗓發音,音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曲調明快,穿透力強,有很強的感染力,唱起來聲振山谷,山鳴谷應,幾里外都能聽到。
劍河《革東苗族飛歌》曾代表貴州隊亮相青歌賽,并取得較好的成績。2008年革東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苗族飛歌)之鄉”,2009年9月劍河《革東苗族飛歌》列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苗族銀飾飾品種類繁多,從頭到腳,無處不飾,有銀冠、銀簪、銀耳環、銀耳墜、銀項圈、銀手鐲、銀戒指等幾百種,富麗堂皇,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苗族銀飾的加工,每一件飾品都要經過銀匠手工精心鑄、錘、鑿、鏤、敲、編、纏、刻、雕、紋而成,銀飾面上還鐫刻著各式各樣圖案,造型復雜多樣,豐富多彩。內容來源于苗族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及清水江沿岸的風俗人情,以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為主。每一種銀飾模型與另一種模型、模型里的圖案與另一個圖案都特點鮮明,互不雷同,栩栩如生。苗族銀飾工藝流程很復雜,一件銀飾多的要經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上一篇:古城新韻——解析鎮遠旅游發展軌跡
下一篇:雷山《南猛蘆笙舞》榮獲“群星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