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新華網消息 73歲的江化遠和隆里古城的其他老人一樣,喜愛在路邊巷口擺龍門陣,但他不是為了解悶、打發時間,而是為了收集口頭素材,記錄這座古城的歷史。
隆里古城位于中國西部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至今已有600年歷史。自明代洪武年間,中原九省漢族遷居于此并繁衍后代,在少數民居聚居地區保存了原有習俗和古城鎮風貌,因此古城也有“漢文化孤島”之稱。
江化遠的祖先來自山東,是明朝洪武年間遷來的早期居民,至他已是第二十四代了。江化遠60歲退休后,開始致力于收集、整理隆里的民間傳說、民風民俗、歷史資料和圖片等。
10多年來,這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拜訪了200多戶人家,用壞了四部照相機,收集、整理出了150多萬字的口頭資料,出版了四本關于隆里的圖書,包括古城概況、詩文集、旅游手冊、民間傳說匯集等,被政府授予“黔東南州民族民間文化優秀傳承人”稱號。一位踏訪過古城的網友說他是“古城最有文化的人”。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有些人喜歡打麻將、喝酒,我喜歡收集、記錄我們的文化。為后代、為本地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留住我們自己的歷史。”老人這樣解釋自己的初衷。
江化遠的家人都很支持他,小兒子給他買了數碼相機和電腦,方便他拍照和整理素材。為收集圖片資料,江化遠專門拜師學攝影。他還學會了用電腦,不會打字,就用手寫板寫字上網查資料。
雖然年事已高,江化遠的思路仍然很清晰。他總是說,時間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他正在整理古城民俗“花臉龍”,這是一種表演者涂上彩色臉譜,頂著花臉舞龍的民間習俗。老人已經收集了100多張圖片,整理出兩萬多字的資料。
“元宵節我們會耍花臉龍,熱鬧得很,是其他地方沒有的。”說起古城的風俗,老人的自豪和熱愛之情溢于言表。
江化遠的老伴和大兒媳婦經營著家庭旅游接待點,取名“濟陽家園”,這名字也寄托他的情結:江氏家族是從山東濟陽府遷居而來的。
(石新榮 張芽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