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日報消息 全州經濟工作會議于1月12日至13日在凱里舉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9年全州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2010年全州經濟工作。
州委書記廖少華在會上作重要講話,總結了2009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的成績,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州經濟面臨的形勢,明確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并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提出了要求。州委副書記、州長李飛躍在講話中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作了分析判斷,并對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進行了部署。
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亮權,州委副書記韓卉,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馮仕文,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王德玉,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書記、副州長張仕福,州委常委、州委組織部長黃遠良,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楊正明,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長耿生茂,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李程,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長楊宏遠,州委常委、凱里軍分區政委朱元俊,州委常委、副州長康君,州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梁承祥出席會議。會議分別由韓卉、馮仕文主持。
會議認為,2009年是我州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干部群眾,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學謀劃,趨利避害,攻堅克難,逆勢奮進,全力以赴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全州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會議指出,一年來,我州經濟社會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經濟發展實踐中,我們積累了戰勝困難挑戰、推動科學發展的寶貴經驗:一是堅持又好又快發展不動搖;二是堅持狠抓項目拉動不動搖;三是堅持推進改革創新不動搖;四是堅持保民生促和諧不動搖;五是堅持顧大局守紀律不動搖。
會議指出,今年將是經濟發展形勢極其復雜的一年,但環境總體上要好于去年,既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也有諸多有利條件和因素,更蘊含著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從不利因素看,主要是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多、基礎設施滯后、自我發展能力弱、正面臨擴大經濟總量與調整經濟結構及轉變發展方式的雙重任務、農民持續增收困難較多、就業形勢嚴峻等。從有利條件來看,主要是外部環境明顯向好、中央的政策好、我州后發優勢正在逐步顯現。從發展機遇來看,主要有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帶來新機遇、物流條件加快改善帶來新機遇、“十二五”規劃編制即將帶來的新機遇等。必須辯證地看待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面對機遇和挑戰,全州上下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作好迎接新一輪發展準備,善于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善于在嚴峻的挑戰中發現和培育稍縱即逝的利好因素,緊緊抓住機遇,切實用好機遇,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會議指出,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做好經濟工作,對于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全面勝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良好基礎至關重要。2010年全州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走生態文明崛起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堅持以改善發展條件、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綠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文化旅游產業化為方向,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目的,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會議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是始終著眼于改善發展條件,大力加強基礎建設。基礎設施嚴重滯后仍然是制約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我們要繼續抓住中央、省擴大投資的機遇,著力構建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加快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電網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把項目建設作為夯實基礎、擴大投資、拉動增長的抓手。
二是始終著眼于提高發展質量,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當前我州面臨做大經濟總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雙重任務。我們要堅持在壯大總量中調整結構,在調整結構中壯大總量,集中力量推進新型工業化、綠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文化旅游產業化。
三是始終著眼于增創發展優勢,大力轉變發展方式。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大力改變和避免以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堅持把推動“四圈一區”協調發展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鞏固和發展生態優勢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堅持把落實節能環保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抓手,堅持把改進消費模式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力推手。
四是始終著眼于增強發展活力,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堅持把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作為加快我州發展的根本動力,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促開發、以創新促跨越。積極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五是始終著眼于實現發展目的,大力促進民生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最大的公務來抓,下大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農民增收為綱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扎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面發展教育文化衛生計生等社會事業,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工作。
會議指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重大問題:一是要把轉變發展方式與加快發展結合起來,努力保持高于全省的發展速度;二是要把建設生態文明與加快工業化步伐結合起來,努力壯大經濟總體規模;三是要把發展區域經濟與壯大縣域經濟結合起來,切實調動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四是要把加速城鎮化進程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五是要把爭取國家投資與增強自主投融資能力結合起來,加快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六是要把協調發展與保障民生結合起來,著力構建和諧社會。要圍繞州委、州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七項工作:一要以建設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和現代水利體系為重點,努力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新突破;二要以大資源、大項目、大產業為抓手,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三要搶抓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難得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四要以加快凱里城市經濟圈建設為龍頭,加速全州綠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五要以建設高標準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為載體,努力促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六要以建設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世界目的地為目標,大力推進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化;七要以促進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核心,切實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會議強調,必須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進一步深入開展“三力”建設活動,創新活動載體,不斷提高各級干部的執行力、創造力和公信力,狠抓工作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創業上,把本領和功夫下到抓落實上。要始終堅持“兩個務必”,勤儉辦一切事業,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深入實際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多干群眾急需的事、多干百姓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礎、管長遠、增后勁的工作,強化效率觀念,把定下來的事抓緊干、千方百計干好。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務必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統一到州委、州政府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統一到這次會議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要奮勇爭先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增強合力抓落實,真正形成“干事業一條心、抓工作一盤棋、謀發展一股勁”的濃厚氛圍,舉全州之力,集全民之智,積極投入到今年的工作中去,確保州委、州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會議號召,全州各族干部群眾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扎實工作,為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而努力奮斗!
出席會議的還有: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其他州級領導同志,州法院院長、州檢察院檢察長,凱里軍分區司令員,州武警支隊、消防支隊支隊長和政委,州政府州長助理,各縣市委書記、縣市長以及發改局長,凱里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招商局長,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州委各部委、州人大各專委辦、州政府各工作部門、州政協各專委辦、各人民團體、州駐外辦事處、州屬地縣級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中央和省駐凱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等。
(李躍華 周重新 楊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