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楊永碧)我州城鎮集體工業聯社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創造條件,積極為企業辦實事,全力做好行業穩定工作,做出了可喜的成績。
協調集體企業職工參加社會養老統籌,解除職工后顧之憂。2009年底,全州有213戶傳統集體企業,職工5834人,其中1434人進入社保。黔東南勞字2008(15)文件出臺后,又增至2815人,占職工總數的48.25%。
抓好信訪工作。做好矛盾排查和疏導工作,切實解決“書記大接訪”活動中困難職工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如:黃平輕工機械廠、三穗被服廠、錦屏木器廠、施秉被服廠、從江被服廠等企業,已停產多年,職工生活困難,要求解決養老保險等困難問題。當獲知職工意欲集體上訪時,州聯社及時主動配合相關縣聯社等有關部門,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積極妥善解決職工反映的合理訴求,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確保重大“節會”活動期間無群體性事件發生。
全力做好穩定工作。2009年初來,州城鎮集體工業聯社針對全州特困企業多、下崗職工多、困難職工多的“三多”實際,州聯社積極創造條件,為解決職工實際困難,化解各種矛盾,全力維護社會的穩定。一是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維護聯社系統的改革、穩定和發展。二是繼續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近三年來,共走訪困難企業100余戶,慰問困難職工480余人,使職工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和關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三是盡心盡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切實解決傳統集體企業干部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職工養老、醫療保險等問題,解除了部分困難職工的后顧之憂。
四是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為城鎮集體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截止2009年底,全州聯社系統無重大安全事故及越級上訪、非訪事件發生,較好地維護了城鎮集體工業系統又好又快發展的環境。
積極創造條件,實施再就業工程。通過抓好集體企業技改項目實施,增加就業崗位。2006年來,積極做好技改項目的申報工作,爭取到省輕紡集體企業技改項目 24個,扶持資金431萬元,我州每年得到省輕紡技改專項資金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共完成總投資13727.16萬元,實現產值24854萬元,實現利稅5438萬元,新增就業崗位2064人,并幫助552名傳統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