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日報消息 在麻江縣谷硐鎮大沖村衛生室,正在看病的51歲村民祝德華告訴記者說:“現在村里有了衛生室,我們看病方便多了,大家有點什么小毛病,也不用往城里跑了,老百姓都非常滿意。政府又幫我們辦了一件事實啊!”
近幾年來,麻江縣在省里、州里的支持下,把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作為關注民生的一件大事來抓。縣里堅持以農村衛生“三項建設”為契機。在財政經費困難的情況下,采取“對上爭取、對外引進、地方匹配、單位自籌”等辦法籌措建設資金,同時利用“澳大利亞援助項目”、“寧波對口幫扶”、“愛德基金會援助項目”等大力開展農村衛生室建設。僅2009年就建成村衛生室55個。
到目前為止,全縣129個行政村已全部實現村村有衛生室,農民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4%,享受合作醫療報銷的村衛生室有65個。農村衛生機構基礎條件的顯著改善和服務能力的加強,改觀了麻江縣農村醫療衛生長期落后的面貌。如今全縣有15個村獲得了州級衛生村寨稱號。全縣的“五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傳染病發病率降至323.64∕10萬、住院分娩率提高到89.1%、全縣農村居民的健康知曉率也由2000年的19%上升到現在的91.5%,2008年麻江縣被衛生部授予“億萬農民健康教育示范縣”稱號。這個縣的衛生工作還連續6年獲得全州一等獎。
(楊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