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楊驥 攝影報道)2007年,州委、州政府在鎮遠縣羊場鎮召開會議,決定把該縣的羊場鎮及舞陽鎮作為全州鄉鎮“一站式”便民利民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試點,這兩個試點服務站先后于當年5月份和9月份建立。自成立以來,羊場鎮及舞陽鎮的服務中心里,工作人員良好的工作態度及極高的辦事效率,在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分別高達98%及95%。
應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在這兩個試點的帶動下,鎮遠縣各鄉鎮先后設立了便民利民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共為群眾辦理各項事務131786件,辦結率高達96.5%,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贏得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從前辦事需幾天 如今辦事只一會
07年前,羊場鎮和舞陽鎮和其它鄉鎮一樣,各單位分散在不同的辦公地點,農民前來辦事需要在不同的單位中奔波,所有的材料和證明都齊了,事情才能得到辦理,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路上。如有工作人員狀態不佳,還可能給前來辦事的農民“出難題”,農民敢怒不敢言。
據鎮遠縣一干部介紹,在以前,該縣一些部門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相互監督力度不夠,部門超標準收費、亂收費、互相“踢皮球”等問題時有發生,偶爾也會有“吃、拿、卡、要”等現象,干部辦事效率不高。
羊場鎮一干部說,有些農村離鎮遠,如事情不是很急,農民一般要到趕場天才會到鎮里來辦事,而大多農民對所辦事項需要走的程序不熟悉,跑了很多部門才把該要的材料準備齊。再加上趕場天前來辦事的人很多,有的人花了幾個趕場天才能把事情結辦完。
服務中心建立后,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整合在一起,實行集中辦公,實現了從“多次結辦”到“一次結辦”的轉變,人民群眾從中受益。
在羊場鎮和舞陽鎮的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該服務中心共設有發展黨員、水利、司法、合作醫療、社會事務、計生、畜牧獸醫、農業技術、國土資源、公安派出所、林業、勞動保障、財政等13個單位的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在耐心的向前來辦事的人員解答各種問題。
羊場鎮服務中心管理員雷永貴介紹說,13個部門集中在一起工作,當老百姓需要某單位出具證明時,只需要到相關的窗口辦理,不需要跑到原單位。如有群眾不知道去哪個窗口辦理,或者不知道需要準備什么材料,他那里就是最好的咨詢臺。如今,如無特殊情況,大多人都能在半個小時內把事情辦完。
舞陽鎮黨委書記楊勇說,建立服務站后,干部職工的辦事效率和政策水平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也都更加透明了,領導也有更加充裕的時間處理更加重大的問題。
服務站設特別崗 支書村長來“值班”
在羊場鎮服務中心,一個臨時服務崗特別醒目,它不僅堆有各種服務手冊、宣傳畫冊,更重要的是,這個崗位是各行政村的支書、村長的臨時“值班”點。
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崗位呢?雷永貴說,村支書、村長平時都忙于農活,在家的時間不多,因此,需要辦事的農民找不到他們。設立臨時崗,就是讓支書、村長有時間時來坐一坐,方便農民找他們辦事。
雷永貴說,政府并沒有規定支書、村長必須在什么時間來“值班”,只是要求他們在趕場天,帶上公章來臨時崗坐一坐,當村民辦事需要出具村里的證明時,才能找到他們。
便民利民入村來 農民“最愛”服務站
記者采訪了解到,鎮遠縣不僅在鄉鎮設立便民利民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還在各行政村、社區設立有分點,這些分點負責收集需要辦事的人民群眾的相關材料,定期前往所在鄉鎮的中心站辦理,然后把結果傳達給相關人員。而舞陽鎮東關社區就有這樣一個分點。
東關社區有12個居民小組,1474戶、4686人,距舞陽鎮政府3.5公里。每當有人要到鎮里辦事,或者步行或者乘車,但無論步行還是乘車都不劃。因為,步行太費時(來回需2個小時),乘車則太貴(來回需要12元車費)。社區黨支部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后,投資2.5萬元建立了關東社區便民利民黨務政務綜合服務站,為社區住戶代辦合作醫療、就業咨詢、糾紛調處、民政救濟等相關業務。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四,是服務站收集材料的時間,星期五則由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帶著材料前往鎮里辦理,完了把結果傳達給托辦人,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
據介紹,截止目前,鎮遠縣大部分行政村、社區已經建立了便民利民黨務政務綜合服務站,明確駐村干部、村(居、社區)干部或者小組組長擔任工作人員或者代辦員,確保群眾找得到人,辦得了事。如今,村、社區的服務站辦事讓人民群眾即省時又省錢,儼然成為他們心中的理想辦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