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是黔東南州發展現代生態產業的三個主要方面。"農業部規劃設計院院長朱明在正在貴州省召開的"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發展研討會"上表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62.78%,生態良好。作為是我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自治州,黔東南州已逐步構筑起長江、珠江上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朱明就黔東南現代農業發展問題分析說,加快以"生存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良好"為總體要求,以"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產業、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的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是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主要任務,是未來黔東南州的生態文明建設重點。
朱明認為,黔東南具有直接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良好區位優勢,資源比較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等的綜合優勢,將有利于改善貴州農業勞動力就業狀況,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日益寬松的環境并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朱明建議,發展以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為代表的生態產業,是未來黔東南州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他認為,在黔東南旅游業發展中,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還遠未開發出來,特別是鄉村生態旅游開發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旅游收人的快速增長,黔東南旅游產業對GDP的貢獻率越來越高,貢獻率目前已躍居西部地區前列。
(陳雯瑾 楊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