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陸書明 攝影報道)9月15日至16日,根據國家林業局的統一安排,國家林業局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副司長湯曉文、場圃總站高級工程師張超英和南京林業大學高捍東教授等一行四人,在貴州省林業廳副廳長沈曉春、黔東南州政府副州長潘亮及黎平縣人大主任張先明、縣政協主席朱衛平等有關領導的陪同下,深入到黎平高屯鎮八舟村、小里村、東風林場等地視察退耕還林科技支撐油茶示范項目。
油茶是黎平縣傳統木本油料樹種,栽培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貴州省油茶主要產區之一。目前,全縣共有油茶林面積15萬畝,油茶林面積居貴州第二位。從2002年開始,在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扶持幫助下,全縣依托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大膽引進新品種,著手對一些劣質、老化低產油茶林進行改造和利用荒山荒地造林,使油茶基地在面積和質量上均得以大幅提升。尤其是近兩年來,黎平縣委、縣政府進一步加大了油茶產業基地建設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油茶產業基地更是得到了迅猛發展。至今,全縣新建成油茶示范基地林3萬畝。現已初步進入豐產期的近500畝,如2003年從江西引進長林系列品種,示范面積270畝,據2008、2009兩個年度測產:平均畝產毛油達28公斤,畝產值達到了1100多元,是老茶林的5倍以上。油茶產業基地示范林的營建、油茶良種的引進和試驗,為黎平縣油茶產業發展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也為下一階段黎平縣油茶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002至2010年,黎平縣共引進油茶良種19個,主要品種有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科學研究中心選育的長林系列13個品種,從湖南省引進的湘林系列6個品種。在積極引進外地良種進行繁育的同時,也積極開展本地品種的選優工作。2008、2009年黎平縣林業局在全縣油茶主產區開展了油茶優樹選擇,共初選出優樹297個,這些初選優樹通過2009和2010年復選后,預計可初步選擇出15個無性系用于造林試驗和推廣。
湯曉文副司長,對黎平縣油茶林改造“先試驗,后推廣”的作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強調這種方法值得借鑒,應當推廣到適合發展油茶林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