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實習記者 劉承宇)9月21日下午3時,記者就我州今年烤煙生產基本情況、如何提高煙農交售烤煙積極性、煙葉收購計劃和價格以及如何保障煙農利益等問題,對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潘亮作了專訪。
記者問:潘州長您好!烤煙是我州農業生產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當前正值烤煙收購季節,請您介紹一下我州今年烤煙收購計劃和交收進度,如何才能有效調動煙農交售烤煙的積極性?
潘副州長:今年,省政府及省煙草局為支持我州抗旱保民生,在年初下達26.53萬擔收購計劃的基礎上,增調到38.5萬擔進行安排。為確保計劃任務的完成,加快推進我州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州委、州政府根據我州烤煙發展需要,將今年烤煙生產任務按40萬擔進行安排。任務下達后,全州上下共同努力,克服不良氣候帶來的嚴重影響,烤煙生產各項工作得到迅速的落實。全州煙葉收購自8月5日陸續開秤至今,昨天為止交售8.17萬擔,進度在20.4%,進度比去年同期40%差不多慢一倍,收購均價750元/擔,比去年同期高17元。總體收購秩序正常,煙農對收購工作比較滿意。我州目前收購均價比去年高,但進度反而慢(全省總體收購進度比去年慢),由于我州第二批煙比例較大,當前還有一半的煙農在采烤,農活交叉集中、勞動力不濟,也有部分煙農在等待觀望。加之今年反常的氣候影響了煙葉采烤的正常進行;一些收購站點預檢質量不高,達不到預檢的目的和要求,增加了驗級收購工作量,影響收購進度。
為切實加快進度,州政府在9月10日全州烤煙生產調度會上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堅持第一批煙在10月10日前收完、全州在10月20日前收購完畢的時間不動搖,要求各縣(市)、各收購點倒排工期,將收購時限告知煙農,使之加快交售。二是對收購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各級宣傳部門加大對烤煙收購工作的宣傳,包戶干部和預檢員做好正確宣傳引導,形成領導重視、社會關注、煙農交售積極的輿論氛圍。三是進一步落實好片區、收購站(點)、入戶預檢和包戶人員的工作責任,抓好重點鄉鎮和專業大戶的煙葉交售工作,抓重點,帶全面。四是抓好督查工作的落實,要求各級有關督查部門及時組織開展對全州烤煙收購工作的督促和調度,實行問責制,確保收購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五是抓好激勵機制的落實,形成獎好罰劣的考核機制。
各縣市正在采取措施督促煙農認真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按合同約定的時間、數量抓緊交售。加大對煙葉外流的監控和懲罰力度,許多地方規定,凡出現煙葉外流的,按相關規定處理外,在來年計劃安排上不預予考慮。公安、煙草、工商聯合行動,加大對煙販子的打擊。搞好邊界收購點溝通協調,做到點與點收購等級平衡一致。同時加大預檢、收購工作力度,堅持按等級標準預檢收購,嚴格收購紀律,強化收購服務,維護好煙農的利益,切實調動煙農的交售積極性。
記者問:煙葉收購計劃和價格是如何制定的?如何保證煙葉收購等級質量?
潘副州長:煙葉收購計劃每年由國家發改委統一下達到各省、市、區,各省、市、區下達到各地區,嚴格管理,各產區必須嚴格按照計劃簽定合同組織生產收購。煙葉收購價格也是國家物價部門根據各產區情況分價區制定,在簽訂收購合同前進行公布,價格每年基本保持穩定。煙葉價格目前全國分為四個價區,如主產區中云南執行兩個價區(一、二價區),貴州屬二價區(2008年前執行二、三價區),因此,我州執行的是國家對二價區的收購價格標準。價格的調整也是國家局物價部門綜合考慮后按價區作統一調整,各省、市、區不能擅自進行調整。
收購等級質量管理是收購管理的核心內容,關系到煙農的利益問題。一是制度保障。從國家煙草局到縣級煙草局,各層次均制定了嚴格管理制度、方案措施。省煙草公司建立預警機制,對上等煙比例、中部煙比例等實行預警監控。各地區公司、縣級分公司、收購站點實行等級質量三級負責制,明確縣市煙草分公司、站點主要負責人是等級質量管理第一負責人,對等級質量負主要責任。二是技術保障。全州所有收購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合格的方予上崗。實行初分預檢,質量關口前移。收購中,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監督指導下,依照國家標準制作收購毛大樣,各收購點堅持毛大樣標準,掛樣、對樣、準確驗級,做到收購前、中、后期眼光一致,杜絕前緊后松和前松后緊現象,州煙草公司還采取原收原調、快收快調、單等級調運監控的措施加以管理。三是督促和獎懲措施保障。
煙草行業對收購等級質量的督促力度較大,國家煙草局每年要進行一次收購質量和工商交接質量的檢查,省煙草局對地區每月要檢查一次,州煙草公司對各縣每月檢查兩次,縣級分公司對煙葉站每旬一次、煙葉站對收購點每周一次的檢查,確保等級質量平穩。廣泛接受社會各方的監督,各煙草局、收購點均設置了舉報箱,收購點還將合同執行情況(數量、上中等煙比例等)進行公示。凡檢查中或被舉報發現“收人情煙”“壓級壓價”行為的,必將給予嚴厲處理,切實杜絕壓級壓價、抬級抬價收購的行為發生。
記者問:請問農民種煙的投入和收益如何?在煙葉收購中我州采取何種措施杜絕“打白條”現象,以確保煙農的利益?
潘副州長:在不計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情況下,烤煙生產資料投入每畝在450元左右(主要有基肥120元、追肥40元、燃煤150元、其它肥料物資140元左右),煙草按政策每畝補貼200元左右(主要有育苗物資補貼、肥料價格補貼、售后技術補貼等),煙農自身投入預計250元左右。今年按去年收購均價710元/擔、平均單產260斤計算,畝均收入1800元左右,扣除煙農自身投入的物資成本250元,還有1500多元的收益。烤煙是非常穩定的訂單產業,以去年為例,戶均收入19000多元,成了煙農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只要聽從技術指導、相信科學種植技術、有勞力、積極肯干,并適度規模種植,在沒有出現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必定有較好的收成。當然傳統的單戶種植方式投入的勞力較大,我們著力從硬件設施建設和軟件運行機制建立著手來實現現代農業管理模式,并積極引導基礎設施的綜合應用,就是要達到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目的。
收購中我們千方百計籌措足夠的收購資金來保障收購,多年來均沒有出現“打白條”的現象。而且現在全州全部實行電子結算方式,即我公司與農村信用社合作,在收購前先劃入一定資金到信用社煙葉收購帳戶,煙農交售煙葉后,信用社將煙葉款自動劃入煙農個人帳戶,煙農憑存折就可取款,方便、安全,有效地保障了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