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吳興文 周志光) 為進一步保護和挖掘侗民族文化,抓好侗民族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工作,促進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9月29日,黎平縣成立黎平侗學會。會上,省侗學研究會為黎平縣侗學研究會授牌,按照侗學研究會章程選舉產生了黎平縣侗學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
黎平是全國侗族人口第一大縣,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優美的山水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俗風情珠聯壁合,尤其以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侗族文化獨樹一幟。被國內外游客贊譽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世界十大“返樸歸真,回歸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選地之一。
長期以來,黎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保護工作,全縣上下全力以赴,積極開展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工作。其中,投入近千萬元用于侗族大歌申報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經過8年的努力,2009年9月30日終于申報成功,侗族大歌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特別是侗族大歌的申遺成功,使黎平在國際國內都享有較高的聲譽,人們對侗族文化所表現出的興趣與熱情,充分說明侗族文化不僅是屬于中國的,而且是屬于全人類的。打造“侗族文化”品牌,發揚光大“侗族文化”是黎平52萬各族人民群眾義不容辭的責任。
黎平縣侗學會成立后,將與黎平和貴州民族學院聯辦貴州侗族文化研究院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努力打造黎平侗族文化品牌,強力推進“旅游興縣”戰略,不斷提高黎平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黎平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