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張奎 攝影報道)想致富,先修路,幾十年來,劍河縣革東鎮街道村一直盼望著能有一條公路,經過一番努力,今天終于鳴響了公路開工的鞭炮聲,挖土機開進了這個外人罕至的山旮旯。街道村公路的開工,標志著劍河通村公路工程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
街道村距劍河新縣城6公里,然而由于山高谷深,加之沿途是革東村和沅江村的土地,修路和占壓給補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在開工現場,大街道村主任張昌武激動地說:我們小街道住在偏僻地區,都是山高坡陡,我們就想有一條公路,從歷史以來都想通車。為了這條公路,我們都過得很苦。
由于公路補償約需70來萬元,這對于僅100來戶的小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2006年以來,街道村兩委和劍河縣相關部門一直在為修路奔波,一邊協調土地,一邊動員家家戶戶集資,通過近5年的奮斗,才迎來了這個開工儀式。
劍河縣交通局副局長楊希平對記者說:今天這條路的開通,凝聚著革東鎮人民政府,大街道村、小街道村,以及沿線的沅江村和革東村兩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所以今天這條路的開通,我感到無比高興,為了這條路今后的發展,以及帶動革東鎮乃至全縣所有剩下的通村工程,終于打開了一個艱難的局面。
據了解,截止今年5月,劍河縣已開通鄉村公路1203.2公里,公路通村率達85%。2010年省、州下達該縣通村公路建設任務為205.9公里。已完成路基開挖及填隙基層196公里,工程總體形象進度為95.2%。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