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遭遇融資難
李方所在的公司前幾年在西安買了塊地,位置在核心地段,之前西安房價一直相對平穩,去年以來漲幅較大,公司今年打算開工,卻突然遭遇房地產調控政策,中小房企融資不那么方便了。
眼下很多房地產公司開始遭遇資金緊張問題,一些項目被迫尋找合作方共同開發,而有資金實力的合作方提出的條件卻越來越苛刻,民間借貸的利率也大幅上升。
李方找到信托公司,發現融資成本已經接近年息20%了,而民間借貸利率更是在此之上。“還是考慮找個投資方合作開發,以出資比例分享項目股權。”李方表示,信托和私募機構借款利息太高,只有這種方法,才能有效降低房地產企業風險。
據了解,在銀行信貸額度控制、對中小房企開發貸款有所收緊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成了香餑餑。與最近信托產品接近年息20%的融資成本相比,上半年其成本還僅12%-16%。
“如果加上開發商從信托公司爭取到融資的隱性成本,很多項目的融資成本甚至高過20%。”深圳一位信托業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的融資成本正有逼近民間借貸的趨勢。與此同時,銀監會日前要求銀行將之前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中,所有表外資產在今明兩年全部轉入表內,并按150%的撥備覆蓋率計提撥備,使得地產企業曲線融資雪上加霜。
有股份制企業貸款部審批人表示,中小房地產企業風險相對較大,如果申請開發貸款,利息需要上浮相當大的比例,不然很難通過審核。深圳的國有股份制銀行也表示,若有信用好的機構出面擔保,利息上浮幅度才能小一些,而這種信用好的擔保機構,基本是指央企和大型上市公司。央行的統計數據表明,二季度以來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出現了較大變化,今年第二季度銀行開發貸款新增1200億元,遠低于2009年同期的3800億元。
中小房企資金鏈率先遭遇困難,一些交易所開始出現掛牌股權轉讓的中小房企,部分競爭力弱的開發商也靠直接出售其股份來填補資金缺口。
銀河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潘瑋認為,受制于調控政策,目前房地產公司主要通過“合作”方式,讓渡一部分土地權益,或在不影響控股的前提下出售股權來獲得資金。
現金回籠壓力驟增
資金壓力逐漸顯現,借助近兩個月成交回暖之勢,開發商逐漸開始將一些之前延遲上市的項目推出。
8月第一周,廣州就迎來數十個樓盤開盤,包括翰林8090HOUSE開盤、逸彩新世界(15.20,-0.09,-0.59%)、金地荔湖城推新品、龍光蘿香悅山開放板房。不僅看樓人氣增加不少,成交數據也呈現上漲勢頭。
深圳一些新項目也趁勢迎來熱銷。8月28日,綠景大公館推出主力戶型88平方米的三居,均價在13500元/平方米左右,共52套,當日售出八成。同日,萬科清林徑推出370套新房,均價12500元/平方米,戶型面積80—130平方米之間,銷售近九成。萊蒙集團旗下兩大樓盤——水榭山和水榭春天也在近期發售,水榭山推出59套,賣出近50套,水榭春天推出90多套,賣出70多套,合計回收現金近10億元。為趁著金九銀十回籠資金,深圳南山區有四個小戶型新盤也即將在9月登場。
WIND統計顯示,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A股上市房企上半年末負債總額高達8933億元,而總資產合計為13178億元,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67.79%;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累計為-837.56億元,而上年同期該項目為418億元;同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47.7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548.3億元,現金不斷消耗。
即使是地產龍頭企業,其現金回籠壓力也日趨增大。保利地產(12.00,-0.11,-0.91%)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到-233.48億元,萬科、金地集團(6.64,0.05,0.76%)和招商地產(18.99,-0.18,-0.94%)分別為-95.14億元、-45.36億元和-19.98億元。而在2009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分別是54.52億元、98.22億元、26.43億元和31.46億元。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也出現分化,多家地產商在一線城市的樓盤銷售情況都不如預期,多數地產商的最大利潤來源已從一線城市轉移至二線城市。富力地產今年制定的銷售目標是300億元,中報顯示調控措施已使得成交量顯著下跌,上半年銷售完成125億元,相當于全年目標的42%。同時富力地產的融資成本上升,今年上半年融資成本上升至4.6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4%,主要因資本化利息金額減少了1.9億元。而雅居樂地產迄今仍有土地款13.27億元沒有付清。
財務困境不容小覷
房企資金鏈開始緊繃,存貨卻大幅上升,這對其未來資金狀況也構成威脅。“萬保招金”四大地產巨頭上半年存貨合計達到284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5.3%,而今年一季度末存貨才增長一成有余,存貨急劇增加主要來自二季度。按照已公布的開工竣工面積看,大部分開工竣工面積集中在今年下半年。
監管部門近期對“銀信合作”亮紅燈,也讓開發商融資渠道越發狹窄。據悉,目前銀信合作理財產品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以信托貸款和信貸資產投資類業務為主。這一規模從去年9月末的不足6000億元,今年4月末已飆升至1.88萬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塊,其中預售款占30%,債款20%-30%,對外籌資大約20%-30%。三個資金來源具有非常強的周期性。房地產調控導致房屋銷售下降,預售款收入下降,銀行也不敢貿然放貸,多方面資金來源同時遭遇考驗。
獨立地產研究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杜麗虹表示,若調控期小于一年,10%的房企會面臨資金威脅;但如果調控期延長,情況將大不相同,30%的地產企業將突破安全底線。
杜麗虹指出,要應對持續期在兩年的低谷,國內上市房企的財務安全底線,即凈借貸資本比上限平均為44%,而測算結果顯示有45%的上市房企已突破財務安全底線。其中有30%的上市公司的實際凈借貸資本比財務安全底線高出20%以上,這些企業將在低谷期的第二年面臨財務困境。
8月北京樓市成交快速反彈
通州區域調整幅度最大
在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到來之前,北京樓市的成交量已經開始邁出反彈的步伐。截至8月30日,除經適房和限價房外,北京8月份共成交商品住宅5074套,自新政4個月來首次突破5000套。從區域看,通州區成為了調控后最受影響的區域。8月通州的庫存上漲幅度遠超全市平均水平。在成交量下滑的同時,通州的房價也經歷了直線下調。
成交量繼續回升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統計,北京8月份,商品房各項成交數據環比7月繼續保持上漲的態勢。
截至8月30日,北京市共成交期房住宅5152套,環比7月份上漲了3.92%;成交現房住宅997套,環比7月上漲了22.17%。除經適房和限價房外,共成交商品住宅5074套,環比上漲了5.18%。8月份商品房的成交均價為21060元/平方米,較7月份的21140元/平方米略微下降了0.38%。自房地產調控政策推出以來,北京市商品房的成交均價已經從4月份的23850元/平方米下降了11.7%。
由于月底一般處于商品房簽約的高峰期,僅從8月23日至8月29日的數據來看,北京一周內總成交商品房期房達到了3466套,環比上一周增長了90%,而代表樓市情況的住宅(除經適房和限價房)的總成交也達到了1517套,環比上一周上漲了53%。
中原地產研究員張大偉認為,調控持續4個多月來,積壓了比較多的需求。這部分需求在個別項目調低售價時就明顯開始放量。最近低價盤入市從而帶動成交量上升就是明顯的例子。
通州成調控“重災區”
如果要盤點今年年初北京樓市價格上漲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通州區無疑將成為首選。受通州新城規劃的帶動,通州區的房價由每平方米一萬多元的價格直接上漲到兩萬多元。然而短期內的房價暴漲并不具有持續性,隨著調控政策出臺并深入,通州區的成交量開始直線下滑,房價也經歷了大幅調整。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至8月底,通州年內供應的住宅項目為21個,提供住宅總量為6578套。不過,在今年前八月,該區域僅簽約住宅3178套,總銷售率僅為48.3%。特別是新政以后的大部分預售項目簽約率不足5%。8月份,通州依然在售的18個項目中,總簽約123套,其中8月初開盤的兩個項目各簽約了45和55套,其余16個項目合計僅簽約23套。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也顯示,8月底通州的期房存量達到了14501套,相比月初的12651套上漲了14.6%,庫存上漲速度遠超全市水平。目前通州的庫存量占全市的比重從月初的20.4%上漲到了月底的21.5%。
由于成交量持續低迷,部分通州樓盤項目選擇加大促銷力度,或是低價開盤。例如,近期通州某樓盤計劃在9月份推出865套房源,總建筑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而開盤價計劃在1.6萬元/平方米左右,比周邊一些二手房價還要低。此前領漲到2.5萬元/平方米的個別項目也預計在9月初推出后期樓盤,憑VIP卡最低購房價為15800元/平方米,直接下調近萬元。
張大偉表示,通州之前的價格上漲過快,很多項目在新政前高價時提前開盤,而在新政后出現了短暫的斷檔期。隨著持續4個多月的低迷銷售,開發商資金壓力明顯增加,后續純新盤的增多將使通州最有可能成為9月商品房價格跳水的區域。
上海樓市供應量創新高
“金九銀十”前夕,上周(8月23日-8月29日)上海市商品住宅供應量激增到45.6萬平方米,是前一周的2.73倍,也是今年新增供應量最高的一周。
同時,9月上海在售樓盤中有159個樓盤推出優惠措施,開發商們正準備搶灘“金九銀十”。
銷售穩定供應激增
據佑威及樓市專評網聯合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7.4萬平方米,環比前周微漲1%,連續三周維持在17萬平方米左右;上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1333元/平方米,環比前周進一步上漲6%,突破2.1萬元大關。隨著傳統銷售旺季的臨近,一些均價在2-3萬元之間的中檔項目也紛紛入市,這一價位的項目在上周的成交榜前十中占據五席,最終導致上海樓市均價進一步上升。
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達到45.6萬平方米,相當于前周的2.73倍,是今年以來新增供應量最高的一周。外環以外的公寓項目依然是新增供應的主力,占據了34.1萬平方米。上周嘉定新城更有兩個項目拿到預售許可證,達到58240平方米,也為上周供應面積最大的區域,可見9月、10月份嘉定新城競爭將日趨激烈。
優惠促銷迎戰旺季
幾乎與供應量猛增相呼應的是,9月份上海的優惠促銷盤也在增加。根據網易房產樓盤庫統計的資料,8月份上海在售樓盤中有優惠的樓盤為142個,而9月份這一數字擴大到了159個。
由于最近一段時間打折促銷的樓盤都賣得較好,嘗到甜頭的開發商們似乎正在把降價的趨勢愈演愈烈,優惠幅度似乎進一步擴大,9折樓盤已經不稀奇,8折樓盤開始涌現,單價千元優惠隨處可見。許多上海知名開發商,如綠地、大華、保利、金地等,旗下在售樓盤幾乎全線都有優惠,但優惠主要集中在外環區域。
“金九銀十”這一重要的時間節點即將到來,而上海傳統的“假日房展”也將揭開面紗。自去年5月份的“假日房展”開始,已經有連續3屆的“假日房展”幾乎難覓優惠,但今年10月的房展會上,似乎有一場價格大戰即將打響。目前上海在售樓盤優惠促銷提前試探市場反應。
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騎麟認為,在最近幾周成交量趨于穩定的基礎上,各開發商為了在傳統的“金九銀十”中獲得良好銷售業績,紛紛推出新盤。但是近期成交量反彈是建立在新盤低價入市基礎上的,如果開發商期盼九、十月份成交量回升而再次大幅上調售價,那么迎來下一輪更嚴厲的調控將為期不遠。
券商:成交低位放量 價格橫盤概率大
上周,35個重點城市中,半數以上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出現上漲,其中寧波上漲最為明顯,漲幅125.14%,福州次之。10個重點城市中,武漢、天津、重慶和深圳環比下跌,其他城市成交面積均環比上漲。近期發布的券商研究報告認為,受剛性需求釋放推動,主要城市商品房成交量低位放量,而房價在小幅下跌后,橫盤的概率較大。
長城證券認為,最近幾周內,重點城市銷量出現了持續回升,且增速從一位數上升到兩位數,樓市回暖跡象凸顯。樓市新政出臺兩月后,6月銷量迅速跌至2009年一半(與2008年持平)水平;隨著7-8月供應量的上升和開發商定價更加合理,樓市銷量逐步回升。在7月份陸續有大型開發商進行小幅試探性降價(降幅在10%左右)取得較好銷售業績后;8月份開發商降價的行為減少,而按捺不住的自住投資需求主動出手則增加。受此影響,短期內房價下跌將十分有限,下一階段樓市量升價平甚至價漲的概率會比較大。
國泰君安認為,近期,一二線城市主流城市整體銷量繼續環比上升,主要是新增供應量開始逐漸釋放,同時前期價格有所調整帶來購買力。目前行業所處階段是“降價者旺銷,不降價者滯銷”。短期內,量價之間可能反復,背后是開發商、商業銀行、購房者、政府之間的反復利益博弈。而新增供應量的上升將導致短期銷量回升,但是若房價上升勢頭重現,加上信貸政策繼續嚴厲,被實質性傷害的購買力得不到修復,進而導致開發商銷售情況再次下降,拉長行業調整周期。“金九銀十”能否出現主要取決于開發商是否愿意真的降價,預計9月份市場“量增價平”溫和走高。
國泰君安認為,調控將維穩,并繼續保持嚴厲。長城證券也指出,現階段,管理層仍在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絕不放松,比如第三套房貸的暫停發放、國土部嚴查囤地、北京深圳等地開始建立新房預售款專項管理制度。如果樓市朝著今年1-3月的情況演變,則年底預期的政策放松將成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