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全國工商聯有關負責人處獲悉,工商聯將于4月13日上午11點在北京召開大會,召集多個商會參加。
該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主要是發起新一輪抵抗通脹、重要商品不漲價的倡議。全國工商聯宣教部宣傳處處長李揚稱,本次會議出席的商會基本上都是跟農業產業化相關的商會,如焙烤協會等。
召開上述會議是否仿效發改委此前約談17個行業協會的做法呢?上述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不是價格主管部門,沒有這么大的權力約談不漲價,應該是發起一個倡議吧。”
據記者了解,進入3月以來,我國通貨膨脹的形勢愈加嚴峻。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2月CPI同比上漲4.9%,而機構一致預測,3月份我國的CPI同比增幅可達5.2%。
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工商聯的此次表態,與4月初發改委的“約談”有關,而工商聯旗下的多個商會都可能相應號召,發出重要商品不漲價的倡議。
今年4月2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再次會同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約請17家協會負責人,召開了重要消費品行業協會座談會,強調維護價格穩定。
據了解,這17個行業協會分別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百貨商業協會、飲料行業協會、奶業協會、家用電器協會、糖業協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糧食行業協會、肉類協會、蔬菜協會。
發改委還要求,確實需要調價的,一定要和協會、政府溝通,不集中搭車漲價,不超過成本上升合理幅度漲價,不提前散布漲價信息,更不能串通漲價。
此前,發改委還約談了眾多企業,包括寶潔、康師傅和聯合利華等企業,以及華潤雪花、青島、燕京、百威等四大啤酒巨頭。
業界人士認為,發改委的“約談”效果也似乎立竿見影。據了解,寶潔、康師傅和聯合利華近期紛紛擱置漲價計劃。同時,國內兩大食用油巨頭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龍魚以及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早前提出的調價申請也遭到了拒絕。食用油限價令期限至少延長半年。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亦于日前對外發布 《關于穩定酒類價格總體水平的重要情況通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劉員表示,“就目前和酒類企業的溝通情況來看,行業內企業都比較有社會責任感,對于發改委提出的要求也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