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內情的國外業內高管日前對多家外媒透露,本周巴黎航展上原本應正式宣布的空客飛機訂單被低調延遲處理,而買家則同中國有關。
上述高管透露,由于中國對歐盟將航空業納入碳排放交易機制感到不滿,即將達成的其他交易也可能受到波及。與此同時,上述業內高管還表示,香港航空公司原本計劃宣布訂購價值38億美元的10架A380空客飛機,然而訂單在上周四被取消了,原因也與中國對航空業被納入碳排放交易機制感到不滿有關。
據悉,空客曾希望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柏林舉行的會談上,公布另外一筆大訂單。然而,目前這份尚在擬定中的合同可能面臨大幅縮水或推遲的尷尬。
空客公司首席執行官湯姆·恩德斯(Tom Enders)最近與一些歐洲航空公司聯名致信歐盟氣候變化委員會委員康妮·赫澤高,并警告稱,歐盟的碳排放稅計劃極有可能引發貿易爭端。恩德斯表示,冒著“招致歐盟最大貿易伙伴報復的危險,這是瘋狂的行為”。
“應該從航空稅方面吸取經驗。實際上歐盟當時也想達成一個全球協議,但是因為太難了,無法實現一個全球的衡量方式,所以采取了單邊標準的行動方式。”剛從波恩會議上歸來的樂施會國際氣候變化政策顧問戈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令其他發展中國家意識到,最公平的方式,是一個全球共同的衡量標準。”
當下,歐盟的航空排放稅招致了中美兩國反彈:美國空運協會及美國航空公司、大陸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狀告歐盟“2012年開始執行將全球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納入航空排放交易體系”一案,已進入歐洲法院司法程序。
美國空運協會已經認定歐盟“碳管制”違反《芝加哥公約》,并強烈反對歐盟單方面收取碳排放費。該案預計7月15日在盧森堡的歐洲法院開庭,屆時將就歐盟是否“超越其法律并收取不恰當稅額”進行辯論。
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則表示,將航空業納入到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之中,這已成為歐盟法律,歐洲不想改變自己的法律;赫澤高也表示:“大家法庭上見。”
據悉,目前歐盟正在研究中國國內的減排計劃,并在研究中國是否可以因該計劃而獲得豁免。
根據歐盟的規定,從2012年1月起,凡降落在歐盟區域內的國際航班,都必須參加歐盟的航空排放交易體系。此舉將涉及歐盟以外2000多家外國航空公司。
此外,歐盟立法也提供了一個選項,即對于來自非歐盟國家入境的航班,如果其國家實行了切斷航空污染的“同等”措施,則將被豁免。
不過,歐盟這種單邊航空排放稅造成的麻煩還不只于此。一位長期從事氣候變化談判的匿名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氣候談判本來就阻力重重,歐洲的航空排放稅把整個談判議程都攪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