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資料
魏女士,29歲,是一名教師,每月稅后收入4000元左右,單位上有三險一金。丈夫31歲,私企經理級人員,稅后月收入約1.3萬元,有基礎三險,沒有公積金。有一個4歲的孩子,目前在上幼兒園。
魏女士家現有一套自住的房產,目前尚有貸款20萬元沒有還清。魏女士家還有一輛市值約15萬元的車,但目前幾乎沒有什么積蓄,也沒有進行任何投資,每月結余的錢幾乎都提前用于還貸了。
家庭月正常支出約6000元,此外還要寄2000元給雙方老人。雙方老人都在農村,沒有任何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障。
- 理財目標
1.過兩年孩子就要上小學,提前開始準備教育費用
2.為老人準備一筆醫藥費用以防萬一
- 財務狀況分析
魏女士的家庭是一個標準的三口之家,正處于家庭成長期,家庭的累計支出比較固定,孩子已經4歲了,子女教育費用的開支將逐漸增大。
現階段魏女士夫妻二人均無任何商業保險補充、沒有進行任何投資,家庭共計債務為20萬元。目前魏女士的稅后年收入為48000元,其先生稅后年收入為156000元,家庭共計年收入為204000元,但每年家庭的固定支出外加房貸還款占了全年家庭總收入的絕大部分,這對于成長期的家庭來說比例太高了。
建議適當減少生活開支,減少每年提前還貸金額以留出資金進行子女教育金以及雙方父母醫療費用的提前準備。
- 理財建議
魏女士家中幾乎沒有儲蓄存款,目前當務之急是需要開源節流,而減少房貸支出可以說是她目前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魏女士今年剛滿29歲,貸款年限最長可貸30年,所以按照案例中給出的剩余20萬貸款對于魏女士家現收入狀況而言還款壓力并不是很大(假設貸款年限為20年,剩余17年未還,利率為6.80%計算)。目前家中幾乎沒有積蓄也沒有進行任何投資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之前將每月剩余的資金每年末化零為整都用于提前還房款了。
但就目前家庭狀況而言,建議減少每年提前還貸金額,這樣雖然支付給銀行的利息總額會比之前略多一些,但她可以充分利用每月更多的資金為子女教育金以及雙方父母醫療費用做提前準備。
年保費不超過年收入1/10
魏女士家庭正處于成長期,也正是保險需求的高峰期,魏女士家庭總共債務為20萬元,而且還款及開銷是由兩個人共同承擔,所以如果一方發生疾病或者意外,會給另一方以及雙方父母造成極大的還款壓力或者根本無法實現家庭理財目標。
所以在當前儲蓄率不高的情況下,購買家庭商業保險不僅覆蓋到各種重疾費用支出和意外傷害的高額保障(每年保費總額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倍左右),還可以保障原有理財目標的順利實現。小兩口目前的醫療和養老保障只有單位三險,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重大疾病的費用不能報銷(例如營養費、人工費、交通費等等),選擇一款合適的給付型重疾保險尤為重要,一旦意外確診重疾,不管花費多少,均可直接向保險公司索取保額賠償,這樣既可以提高理療待遇又可以滿足家庭支付能力,不必讓家庭的經濟負擔更重。
建議保額可按照夫妻兩人的月收入進行投保1:3左右即可,每年支出的保費建議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基金定投積累孩子教育金
孩子的教育金儲蓄現在也必須提前考慮了,可通過給孩子購買少兒教育金保險給孩子的未來提供穩定的學費儲備。但由于魏女士家庭現階段可支配的資產不算充裕,孩子兩年后即將上學,根據統計預計小學6年每年教育金額約為10000元,中學每年約為15000元,大學每年約為25000元,需要為孩子準備將近20萬教育金。按現階段學費每年增長率約為4%,年投資回報率平均6%計算,折算到每年大約儲備18000元,建議教育金的積累方式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將儲蓄化轉化為教育金投資來實現。
根據家庭的風險偏好,建議每月向基金定投賬戶投資1500元—2000元(約為每月收入節余的30%左右),選擇2-3只風格各異的基金組合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銀行理財解決老人備用金
因雙方父母無任何養老保險醫療保障,魏女士將每月寄送的2000元分別作為雙方父母的日常生活費用,另外拿出2000元可存成三個月或六個月定期到期轉存的儲蓄方式或者進行貨幣基金的投資,隨著時間流逝積累的資金逐漸增多。
可進行銀行短期信貸理財的認購來作為雙方父母的緊急備用金,支取靈活便利,以解決老人看病養老等不備之需的支出。(招商銀行亞運村支行 理財顧問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