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楊波)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5日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評級。
標普指出,調降評級主要由于美國政府與國會達成的債務上限協議,缺少標普所預期的舉措以維持中期債務穩定。同時,標普維持美國短期主權信用評級“A-1+”不變,評級展望負面。
這是繼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下調美國評級之后,第二家評級機構宣布下調美國評級。8月3日,大公國際將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從A+降至A,展望為負面。大公國際說,提高債務上限不會改變美國債務增長水平快于其整體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的事實。大公國際對美債給出的A評級使美國降到與俄羅斯、南非和愛沙尼亞一個級別。
今年4月18日,標準普爾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但維持主權信用評級不變。
8月初,另外兩個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曾雙雙表態,將維持美國AAA的主權信用評級。但是,兩家評級機構同時表示,如果美國不能有效實施減債措施,或者美國經濟進一步走弱,無法完成降低債務與GDP之比的任務,則不能排除其在未來調降美國信用評級的可能。
8月2日,幾乎是在大限鈴聲響起前的最后一刻,美國總統奧巴馬緊急簽署了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化解了美國出現歷史上首次債務違約的危機。
此前市場即傳言標普將很快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導致美股 道瓊斯指數在周四暴跌超過500點,周五盤中又一度大跌245點,標普當時拒絕對傳言做出評論。盡管美股此后有所反彈,道指收盤小幅上漲,但本周依然重挫5.8%。而歐洲股市 則在本周大跌近10%。
【相關知識】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Sovereign rating)是指評級機構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對主權機構(通常是主權國家)的政治、經濟和信用等級進行評定,并用一定的符號來表示評級結果。信用評級機構進行的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實質就是對中央政府作為債務人履行償債責任的信用意愿與信用能力的一種判斷。作為中央政府對本國之外的債權人形成的債務,一般由債權人所在國家的信用評級機構進行國家主權信用評級。
評級機構
評級機構的職能就是評定某國家某公司發行的證券(股票債券等)在未來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等方面綜合分析,得出這些證券的投資價值和風險級別,他們的評定對世界各國投資者有指導和影響作用。穆迪,標準普爾,惠譽國際為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且均為美國公司。
美國財政部對標準普爾降低美國信用評級做出回應,稱存在錯誤。財政部發言人表示,標準普爾公司的評估中有2萬億美元的錯誤,“一份有著2萬億美元錯誤評估的決定顯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