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食用油呈現出全線漲價的態勢。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為,受到成本上升和中秋節將至等因素影響,食用油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屬正常情況,后市走勢要到十月末新花生上市結束后方能見分曉。
品牌食用油相繼漲價
8月30日,記者走訪北京沃爾瑪購物廣場宣武門店發現,食用油價已全面上漲。店內負責金龍魚食用油的導購員說,目前金龍魚多款食用油價格都有所上漲,其中5升壓榨一級花生油由93.5元漲至109.9元,漲幅超過17%;5升玉米油由77.1元漲至79.9元;5升深海魚油調和油則由79.8元直漲至89.9元。
此前,5.436升裝的魯花5S壓榨一級花生油已由每桶115.9元漲至127.9元,每桶漲價12元。5升裝魯花5S壓榨一級花生油的價格則由每桶105.9元漲至115.9元,每桶漲10元。
與此同時,其他品牌食用油如福臨門也即將進入漲價的隊伍。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8月1日相比,8月27日純花生油價格漲幅約為5%,大豆調和油、純菜子油、純大豆油、純葵花子油價格漲幅在1.3%至3%之間。目前監測的食用油價格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
對CPI的影響可能不大
“此次漲價對CPI的影響不會太大。”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說,“我國糧油產量盡管存在區域性波動,但是總體上供應平衡。而且糧油進口量比較大,庫存有保證。加上目前世界經濟不景氣,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消費價格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則認為,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上行壓力一直很大。內在原因是生產資料價格、人工成本持續上漲,外因則是CPI持續高漲。“一個普遍的觀點是糧油價格上漲推動了CPI。但CPI上漲意味著物價提高,反過來也會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進而推動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因此,不能簡單認為,食用油等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必然導致CPI上漲。”
預計8月份CPI漲幅6%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根據商務部和農業部監測的數據,8月份以來食用農產品價格總體運行平穩,同時考慮到8月份CPI翹尾因素相比7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預計8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在6%左右,將比7月份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