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22日電(記者楊溢仁)22日上午,2011年第四期中國鐵路建設債券順利招標,認購需求趨于和緩。
本期債券分為7年期和10年期2個品種,其中7年期品種的發行規模為100億元,中標利率為4.70%;10年期品種的發行規模為200億元,中標利率為4.99%。
據參與招標的券商交易員透露,兩期鐵道債的認購倍數分別為2.23倍和1.86倍,較上一期明顯“降溫”。
歷史資料顯示,鐵道部早前于11月8日在銀行間債市招標發行了300億元2011年第三期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其中7年和20年期品種的中標利率分別為4.63%和5.22%,投標倍數約為13.65倍和2.04倍。
“兩期債券的中標利率均高于市場普遍預期,且認購倍數也有所下滑,可能還是因為近期資金面持續趨緊的原因。”國海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陳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鐵道債發行至此收官,看起來這一期的債券比較稀缺,但是實際上許多機構持有的鐵道債以及貸款已經超過單一主體授信限制,而大家預期的降低鐵道債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的風險權重等政策并沒有兌現,所以投資者對這一期鐵道債的需求也就不那么旺盛了。”
華龍證券的一名交易員亦向記者表示,“招標利率較此前上行,是最近市場收益率整體攀升的結果。”
“不過,我認為這才是正常的發行。”上述交易員指出,“前幾期鐵道債投標利率區間明顯過高,一二級市場價差巨大,所以交易盤都瘋狂投標,中標就意味著賺錢。而這一期投標區間較為合理,認購倍率2倍左右也是正常且理性的,需求不算少。”
顯然,本周市場在無預期利好實現及資金面趨緊的影響下,鐵道債招標利率出現一定幅度回調并不出人意料。鑒于鐵道債風險權重將被調降的政策性利好預期遲遲未能兌現,則多數券商預計,鐵道債的需求將逐步降溫。
不過,認購倍數略有下行并不意味著其配置價值的下降。有行業研究員認為,鐵道債已獲政府支持,亦是為后期更大融資做鋪墊,一旦銀監會將其風險權重下調至零的利好兌現,則鐵道債收益率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
實際上,這將是鐵道部年內發行的最后一期企業債,至此,經發改委核準的2011年1000億元鐵道部企業債券額度已全部用完。
不僅如此,就券商提供的數據來看,本期債券發行后,鐵道部企業債存量規模將接近5000億元,其還本付息壓力不言而喻。
鐵道部稱,自1995年起,截至本期債券發行前,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共發行4587億元,已兌付157億元,尚未到期4430億元,未到期的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存續期內每年需支付利息200.8億元。
其中,中期票據共發行900億元,已兌付50億元,尚未到期850億元,未到期的中票存續期內每年需支付利息31.98億元;短期融資券共發行2000億元,已兌付1450億元,尚未到期550億元,未到期的短融存續期內每年需支付利息25.09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共發行650億元,已全部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