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蘇曼麗)中國人民銀行昨晚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2008年12月以來,央行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時隔三年再度下調
如果沒有差別化的操作,此次調整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將降至21%,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將降至17.5%。
按照央行數據,10月末,我國金融人民幣存款余額為79.21萬億元,以此初步計算,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所釋放的資金3960億元。考慮到今年8月,央行調整了存款準備金率的繳存范圍,保證金被納入其中,此次下調所釋放的資金將超過3960億元。
此前央行密集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在2008年9月,當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曾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專家稱資本市場動蕩是誘因
觀點交鋒
貨幣政策是否轉向引激辯
近3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的轉向?這也引起經濟學家激辯。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表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并不意味著放松銀根,也不是放松房地產調控,中國仍有巨量的貨幣存量,這決定了今后幾年都必須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也表示,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不應被理解為貨幣政策發生方向性變化,央行下調存準率可謂流動性對沖政策。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這不僅表明央行已注意到經濟的下行風險,也是貨幣政策轉向的開端,同時,此次調降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表明政策已經超前反應。
經濟學家許小年在微博上表示,通脹剛剛回落,手就伸去摸煙槍,就此抽下去,通脹將卷土重來。(蘇曼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