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刀梯
過火海
口銜紅鐵
喊竹
撈油鍋
面具展示
儺戲表演2
雙吹牛角
“擋我鏡頭了!”
“太神了!”
“真了不起!”
……
4月10日,“多彩貴州踏春行”大型采訪團的省內外20余家媒體記者來到岑鞏縣采風。下午,岑鞏民間儺戲傳承藝人肖光華現場給記者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儺戲儺技表演,記者們對思州儺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時發出由衷感嘆。
思州儺被稱為戲劇的活化石,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存魅力。自古以來就有儺技儺戲表演,由于風俗、習慣的差異,加之融歌舞、祭祀、特技為一身,表演時戴不同臉譜、不計場地寬窄,至今仍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驅魔逐邪”、“迎祥納福”的一種民間綜合藝術。
思州儺創始于東漢永壽元年(15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它的產生有其獨特性。思州儺源于江西宮廷儺,有別于其它民間儺、寺廟儺,起初屬宗教祭祀活動,但在歷史演變過程中,以其歡快的儺舞、儺歌巧妙地打破了宗教教議的金科玉律,使之成為一種“祭中有歌,歌中有舞,舞中有戲”的傳統民俗文化。思州儺保持了宮廷儺戲的特點,為人祈福免災,酬神了愿,娛人娛神,所以又稱“喜樂神”。整個表演活動分為法事表演、儺技表演、正戲表演三大部分。思州儺供奉東山圣公為“儺神爺”,南岳圣母為“儺神娘”。劇中的角色有報子、八郎、春官、判官、魔鬼、打卦、鐵匠、仙鋒、土地、笑和尚、癟口龍神等。思州儺的全部表演法事程序有30場,正戲有《跑報》、《開山》、《搬仙鋒》、《梁山土地》、《判官審案》、《春官賀喜》…演出時間安排在深夜,裝神扮鬼,整場演出基于儺壇科儀劇本,也有現場發揮的隨意性。
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共有從藝人員96人,其中掌壇師69人,不同姓氏的儺愿腳110多種,僅平莊鄉就有儺壇近20處,愿腳20余種。
(張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