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黔東南州力爭用5年的時間,到2015年全州藍莓種植規模達到20萬畝,年產藍莓果20萬噸,實現年產值120億元,努力建成全國最大的有機藍莓生產基地。
2011年,黔東南州確定將藍莓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優勢產業,并編制了總規模為20萬畝的《黔東南州藍莓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我州經過5年的發展,通過藍莓產業一體化建設,形成以麻江為核心區域帶動凱里、丹寨、黃平、雷山、臺江等縣共同發展的產品結構合理、區域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南方藍莓種植加工基地。與此同時,將充分利用藍莓產業鏈長、產業覆蓋寬等特點,大力推動工業、勞動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真正讓貧困地區的群眾實現增收致富,讓全州的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一個新臺階。
自1999年開始,黔東南州麻江縣積極探索,率先在全省開展小漿果引種。經過10多年的試驗,攻克了藍莓繁育、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多個技術難題。目前,麻江縣已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個、藍莓苗木繁育基地3個,并與貴州科學院建立了藍莓產業科研協議合作關系。省內外多家農業生產企業進駐該縣從事藍莓種植,現有9戶企業落戶麻江,由此,帶動了該縣農民發展藍莓種植的積極性,該縣共有農民合作社1個,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26戶、帶動農戶160余戶,100畝以上連片種植基地15個,藍莓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為我州藍莓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展藍莓產業將對我州實施“三大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