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人民政府網訊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務院長沙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大會精神和《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我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州委辦、州政府辦關于印發《進一步落實栗戰書同志在黔東南視察調研時的指示》的通知精神,抓住國家制種產業政策機遇,把我州雜稻制種產業做大做強,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9月5日,我州在岑鞏縣召開了黔東南州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發展工作會議。
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李程、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楊勝勇、州政協副主席胡國珍等出席會議。州直相關部門、鎮遠、三穗、天柱、黎平、岑鞏5個縣的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及縣財政、農業、水利、種子站負責人以及黔東南州部分種業公司經理參加了會議。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楊勝勇主持會議。
會上,岑鞏縣縣委書記周培芝致歡迎辭;州農委主任楊黎通報了我州雜稻種子產業發展的情況,對《黔東南州雜稻種子產業發展規劃》、《黔東南州雜稻種子產業化實施方案》、《關于加快雜稻種子產業化發展的意見》起草過程作了說明。
州委秘書長李程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說,岑鞏縣在推進雜稻產業發展中有四個突出的特點:一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二是種植水平高。岑鞏縣的雜稻制種基本達到了標準化、規劃化生產。三是動作機制好。岑鞏縣積極推行“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現了公司和農戶“雙贏”,值得在全州推廣。四是帶動作用明顯。目前,岑鞏縣10個鄉鎮均實施了雜稻制種,平均畝產達2852元,較種植雜交中稻收益的1倍,增加了農民收入。
如何做大做強我州雜稻制種產業,州委秘書長李程提出了以下意見: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加快雜稻種子產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明確目標,乘勢而上,扎實推進雜稻種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要科學制定好雜稻制種產業規劃,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積極探索我州土地流轉方式、方法,逐步實現土地流轉的規范化、制度化、專業化,同時要加強制種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三是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合力推進雜稻制種產業健康發展。農委、發改、財政、交通、工信、國土資源、林業、扶貧、科技、金融、稅務等行政主管部門要各盡其職、在項目、技術、服務等資源配置方面向種子產業傾斜,為制種產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州政協副主席胡國珍對制種工作提出了三條要求:一是一定要抓一支能吃苦,肯奉獻的制種隊伍;二是要出一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縣內的技術人員、制種企業到本縣發展制種產業;三是政府各職能部門要齊抓共管,共同支持這個富民產業的發展。
楊勝勇副州長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說:召開此次會議充分表明了州委、州政府對這個產業的高度重視。加快雜稻制種產業的發展,是通過產業發展的推動來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與會人員一定要認真領會和貫徹好這次會議精神,把李程秘書長和胡國珍副主席提出的意見和要求抓好抓落實,確保我州雜稻制種產業做大做強。
在會上,岑鞏縣及幾家制種企業進行了交流發言。
同時,與會代表到岑鞏縣大有鄉臘恰畈村雜稻制種產業基地進行了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