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兩個月的連續高溫天氣影響,臺江各地遭受嚴重旱災,全縣共有55個村4.8萬人、1.6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受旱總面積107140畝。干枯18710畝,直接經濟損失2360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施洞的良田、革一的田壩、臺盤棉花坪、抬拱的排內、展福、南宮的東扛等村寨,受災特別嚴重,農田干裂、水稻干枯、溪溝斷流,土里的玉米被曬干,農作物面臨絕收或減產。據了解,全縣五座水庫以及24口山塘蓄水總量僅為182萬立方米,與多年同期相比減少35%,其中麥少沖水庫及20座山塘已經干枯,有8條小河斷流。
臺江縣臺盤鄉棉花坪村文書王海濤告訴記者:以前這丘田從來沒有干旱過,今年這個裂縫起碼有二三寸的寬度,我們估算了一下,我們棉花絕收的水稻起碼達到60%到70%。
面對旱情,臺江各級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號召全縣人民投入到抗旱救災之中,7月份旱情發生以來,全縣共投入抗旱資金285.6萬元,其中:州級抗旱資金15萬元,縣級抗旱資金60萬元,群眾自籌210.6萬元,出動技術人員30人,打井3口,鋪設管線6.5公里,抽水機710臺,投入抗旱飲水管37500米;修復了龍井老屯大壩、革一提等地的提灌站、架設了南省抗旱線路、偏寨抗旱線路;出動抗旱車輛90臺次;新建應急提水工程4處、引水工程6處,解決飲水困難人口37850人,大牲畜12613頭,抗旱澆地42100畝。(張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