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干部給村民送水(革一鄉政府 熊慶文 攝)
臺江縣革一鄉田壩村受持續高溫嚴重旱情影響,受災破壞力之大,面積之廣,給人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困難,田壩村黨支部針對當前形勢,認真貫徹黨委、政府的號召,積極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發揚“三敢”精神,發揮支部作用,積極投入抗旱救災工作,全村上下掀起一場抗旱救災的高潮。
黨員在群眾心中 旱情在黨員心中
旱情發生后,黨支部一班人及時組織召開村“兩委”動員部署會議,就今年旱情進行調度、分析,以黨支部牽頭率隊深入農戶家中了解旱情和生產生活情況,到田間地頭實地了解旱情,針對農戶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實際需要,黨支部采取強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機構,做好抗旱自救宣傳動員,成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有關人員為成員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適時對村級旱情進行跟蹤指導,掌握村級動態,以便村“兩委”科學決策,合理調度,確保群眾飲水安全。為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光碟每天做好宣傳,包括山林防火、寨火、交通安全,科學抗旱、一水多用,合理循環用水等,制成標語3幅,積極營造抗旱自救的良好社會氛圍。與此同時,村兩委為確保抗旱救災取得成效,還制定了《田壩村抗旱救災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抗旱救災義務隊,抗旱期間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等,形成了以支部牽頭,村委參與,民兵聯動,群眾抗旱自救的抗旱自救格局,組織人員入戶開展旱情排查,重點對“五保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弱智群體”等特殊人群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對季節性缺糧戶進行跟蹤摸底,發現群眾斷水、缺糧及時向支部匯報,集中財力、人力給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確實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中,目前,黨員參與抗旱救災92人次,支部協調水源23次,義務送水68人次,通過抗旱救災行動,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加強黨群、干群關系,真正體現旱情在組織心中,組織在群眾心中,提高了村“兩委”戰斗力、凝聚力和威懾力。
抗旱救災 眾志成城
田壩村黨支部站在“保生產、保民生、保穩定”的高度,積極組織和帶領群眾開展連續性抗旱救災,組織村“兩委”成員分片包戶開展救災,一名黨員至少負責盯一家農戶,一名組長至少負責兩戶對象戶(五保、孤寡老人等),一名村委委員盯好一個弱勢人,上下聯動,群測群防。目前,黨支部組織和動員群眾積極組織人員尋找水源,認真做好抗旱應急工作,田壩群眾自發打井12口,有效灌溉900多畝,群眾找水源5處,籌建水池3口,下撥水泥6噸,沙子80方,膠管2000米,群眾自發利用水泵抽水28臺,其中,田壩1-6組18臺,梨樹坳10臺,新建自來水池2口。縣委組織部及各級各部門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下撥資金、物資4000余元,田壩旱情得到進一步的緩解。
當前,田壩村黨支部同群眾站在抗旱病魔一線,積極發揮戰斗堡壘堅強作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黨員干部站在第一線,認真貫徹溫家寶總理提出的“貴州精神”,落實“敢創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三敢”精神。用科學指導抗旱工作,全力以赴帶領群眾打好一場抗旱救災攻堅戰,不斷奪得抗旱救災的新勝利。(張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