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有兩個答案:一是數學答案等9,二是中文答案等九。本文的“八加一”則另有一個答案——“酒”!
“借酒消愁愁更愁”,可喝“八加一”的酒,確實還真能解愁。天柱縣石洞鎮不少農民深有體會地這么說,更有村民大倡特倡有困難就請“八加一”解愁。
萬世奎的綽號叫——“八加一”。他是天柱縣人大代表,石洞鎮坪地村黨支部書記。小時侯常有病,醫生泡藥酒他喝治療,從此他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萬世奎酒后干活很有精神,從不叫餓,人說他吃了“仙丹”,他卻風趣地說:“我喝了‘八加一’”! 幽默的話語讓人記憶猶新,人們就叫他“八加一”。
“八加一”從不喝糊涂酒。改革開放后,他把酒問青天:本地區一無礦產,二無特產,三無家產,致富路在哪里?
1983年,石洞鎮領導干部帶著技術員下村發動群眾種煙。“八加一” 就把他們請到家去喝酒。那一次喝酒十分特別:席上干部宣傳好政策,技術員發資料講技術。“八加一”一句問話一杯酒,一個問題寫一頁,從中午喝到黃昏,當“八加一”把煙苗的培植,烤房的興建,烤煙田間管埋、扎把等生產過程基本了解后大伙才散了席。那一天,萬世奎真喝醉了酒,但他酒醉心頭明:種煙能致富!
認定目標后,“八加一”當年種煙8畝,純利收入8千多元,是大鍋飯一個勞動力10年的收入!他高興地對人說“這錢像是撿來的!”隨后他每年種煙10畝以上,多的年達26畝。三四年后,坪地村第一幢磚瓦房在萬家組拔地而起,那是“八加一”萬世套的。
“八加一”種煙種出了門道,1987獲得助理農技師職稱,被天柱縣煙草公司聘為烤煙生產技術輔導員;2002年當選為天柱縣第十四屆人大代表。2004年當選為坪地村村民委員會主任;2008年當選為黨支部書記。
“八加一”當上縣人大代表和村干后,他把美酒敬親人。他要讓富裕之花開遍社會主義新農村。利用技術和資金優勢,無償地為徘徊于致富十字路口的群眾提供服務。
1989年客寨村經營木材生意的劉光美虧了本,負債累累,憂心忡忡。“八加一”知道后十分同情,把劉光美約到家里喝了一餐酒,動員他種煙。劉光美被“八加一”的精神所感動,酒后吐真言打算種烤煙,但不會育苗不會建烤房等。“八加一”當即答應一條龍熱心為他服務。從搞苗床、培育壯苗、大田移栽、管理、烘烤到分級扎把,都親自到劉光美家作示范。還到十多里外的煙草站挑火管送他建烤房。短短兩年,劉光美還了債,賺了錢。1991年,天柱縣烤煙工作會議上爆出冷門,從未種過煙的客寨村村民劉光美成為烤煙專業戶的佼佼者。
坪地村村民龍金弟,創業搞魚塘養魚失敗,欠下貸款4萬多元,2007年,“八加一” 喊龍金弟吃年酒,豪爽地道出要資助他種煙致富,龍金弟感激不已,奮起種煙業,年種30多畝。三五年過去,不但還了4萬多元貸款,還建了一棟磚瓦房,從而起富上路了。
“八加一”萬世套,一餐酒帶富一戶村民,一杯酒傳教一項技術。20多年來,他舉辦各種農業技術培訓100多期,培訓煙農12000多人次,資助貧困煙農90多戶,送給煙農專用肥近1噸,煙苗30多萬株。借錢送貨給村民創業達5萬多元。培養了一批批致富能手。
“八加一”萬世套在履行人大代表及村干職責中,把群眾難點、社會熱點放在心上,著力想辦法解決。上任幾年來,提出的“高石公路鑲邊油路改造”和“石洞鎮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等10多個提案都得到滿意的落實。2008年冰災時刻,他立馬當頭,組織勞力義務搶修電線,保證了群眾的正常通電;2010年旱災,組織黨員投資投勞引進自來水解決了村里群眾的飲水難。最近三年修通了中坪組至云霧山的公路,修復了登都小橋。建起了村“兩委”辦公樓和黨員活動室。
哪里有了“八加一”,那里就充滿快樂。1983年到2010年萬世奎先后36次被縣鎮評為先進工作者,種煙能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人大代表等。
2011年春節,“八加一”萬世奎在大門上寫了一幅對聯:“有空時來喝酒,無活做別去賭錢。”天柱縣人大主任姚學銀給他送去橫批:有禮有節;群眾為他再添色彩:妙招解難題。
(龍勝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