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黔在線消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籽。”8月29日,天柱縣白市鎮中寨村汶溪大壩百畝水稻開鐮收割,只見該村七旬老人蔣志煙手捧一捆沉甸甸的稻穗,使勁地往收割機鋸齒輪上一壓,顆顆飽滿的稻谷灑落在谷桶里發出燦燦金光。
“自從修了水利后,整個壩子從沒干過,今年照樣水汪汪的,稻谷都笑彎了頭。”蔣志煙老人說,他共種有5.6畝水稻,已收割的1畝水稻比去年增產100多公斤,在這種大旱之年,依然豐收了。
“汶溪田大丘,三年兩不收。”今年76歲的老支書徐光信介紹說,過去村里沒有修水利,村里的這100多畝“望天水田”,必須用抽水機抽水灌溉,代價很高,而水仍不夠用,產量難以保證。上世紀70年代,村里修好汶白水利、中寨水庫,按時間分組片進行灌溉后,壩子田、“望天水田”再不愁干旱了,年年都是旱澇保收。(楊仁海 陳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