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解決行路難。全縣公路總程達2164公里,基中,2006年以來新增通鄉油路118公里,新增通村公路1328公里,通村公路項目改建四級公路已完成15.43公里。基本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標。二是解決飲水難。農村人飲工程已動工全面啟動,2007年完成2.1萬畝煙水配套工程,解決13.9萬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三是解決生活困難。2011年,落實農低保對象32089戶77562人,共發放農低保金2852萬元;落實五保供養對象11814戶2074人,共發放五保供養金90.9萬元。發放城低保金1854戶3392人298萬元。共救助困難群眾8.494萬人次,救助資金達1026.3萬元。四是解決就醫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加強,“十一五”期間完成了縣醫院整體搬遷,12個鄉鎮院和109個村級衛生室相繼投入使用,城鄉醫療保險全面覆蓋,全縣農民參合31.82萬人,參合率達97.65%;城鎮居民醫療參保1.7825萬人,參合率達98%。五是解決就業難。新增就業1382人,幫助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6人,公益性崗位安置33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低于4.3%控制目標。六是解決上學難。“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6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由“十五”期末的46.87%提高到76.78%。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全縣9720名貧困家庭學生享受宿舍補助。累計改造中小學危房65590平方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