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網訊 多年來,天柱縣以油茶良種選育為突破,逐步建立起油茶引種—多品系試驗示范—良種選擇—苗木繁育—示范基地建設(含低產林改造)—技術培訓等比較完善的油茶產業(yè)發(fā)展體系。“十一五”期間,天柱縣在油茶產業(yè)取得了三個大突破:
一、油茶種質資源庫建設取得大突破。本縣選育的“白市4號”、“甕洞8號”、“甕洞24號”3個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通過貴州省林木品種委員會認定,這是我省首批自主選育的油茶良種,填補了我省沒有自主選育油茶良種的空白。從引進與收集湘、贛、桂、浙等省內外153份油茶優(yōu)良種質資源中,篩選出畝產茶油突破50公斤的良種11個,實現(xiàn)了油茶產量、性狀的飛躍。
二、油茶芽苗砧嫁接技術應用取得大突破。在缺乏先進的溫室、大棚等設施的前提下,攻克了芽苗砧嫁接關鍵技術難題,解決了油茶種苗規(guī)模化生產的技術瓶頸,實現(xiàn)了油茶優(yōu)良品種無性擴繁規(guī)模化和油茶培育方式從實生林向無性系林的飛躍。
三、油茶產業(yè)經濟效益取得大突破。營建油茶良種采穗圃230畝,穗條供應能力從2007年的0.1萬公斤提高到2011年的2.0萬公斤,達年培育嫁接苗1000萬株的供穗能力;新造油茶林3.5萬畝,實施低產林改造5.92萬畝。低產林改造后畝產茶油從原來的3.35公斤提高到18.8公斤,畝增產值900余元,部分新建油茶示范林已開始投產。2011年,全縣油茶產業(yè)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是2007年(4000萬元)的2.5倍多,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十一五”期間,天柱縣高質量完成了“油茶低產林改造示范”、“油茶良種基地建設”和“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設”等多項國家和省級油茶重點工程項目,培養(yǎng)了一支技術過硬的油茶專業(yè)技術隊伍。2008年,天柱縣承擔的“全國油茶優(yōu)良品系區(qū)域化試驗”重點科技協(xié)作攻關課題貴州子專題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2009年,天柱縣被列為國家油茶發(fā)展重點縣、貴州省油茶產業(yè)化扶貧重點縣。“十二五”期間,天柱縣將新建油茶林基地20萬畝,實施老油茶林技術改造10萬畝。2020年,全縣油茶優(yōu)良林分總面積將達50萬畝以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