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奢侈品消費最終將回流國內
南開大學教授劉俊民認為,奢侈品的高價格以及高購買力,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宏觀 角度來看,自2007年至2010年的4年間,中國經常項目順差達到了40000億以上,同時資本項目也呈現順差。雙順差使得中國的金融 資本價格一直不斷上漲,居民財富不斷增加,再加上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國人有能力消費高檔奢侈品。即使在境外消費,這筆錢也會隨著貿易順差不斷地流回國內。因此,劉俊民認為,目前對于奢侈品消費及價格“倒掛”的現象,不必過于擔憂。
國際品牌更加注重知識產權
業內人士指出,在中國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注重奢侈品的品牌價值,但不注重商品價值本身。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調查,70%的中國奢侈品消費者認為奢侈品是用來社交的重要符號,有攀比價值的必要性,而買奢侈品完全出于自我、側重品牌文化和設計理念的消費者僅占少數。
今年4月8日,克里斯提·魯布托起訴YSL圣羅蘭盜用了他們紅底鞋的創意,侵犯了知識產權。克里斯提·魯布托認為,紅色鞋底可以定義一個品牌。紅色的鞋底在全世界女性眼中已經被廣泛認可為其品牌的獨特標志。而很多中國企業現在還沒有這個意識,所以很多中國品牌的附加值尚不能體現,還僅僅處在出售商品本身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