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 可口可樂公司再陷“中毒門”,官方回應表示自己的產品沒有質量問題。與可口可樂公司深陷危機形成對比的是,老對手百事可樂公司不久前和康師傅控股達成戰略聯盟協議,康師傅飲品將同現在百事在華灌裝企業,成為百事在中國特許經營瓶裝廠,百事通過海外控股公司把其在中國24家全資和合資灌裝企業中的持股轉給康師傅飲品,由此百事獲得康師傅飲品5%的間接持股。
食品行業專業人士認為,康師傅在內地市場擁有良好的產品銷售渠道和較強的品牌營銷能力,能夠有效彌補百事可樂"水土不服"的情況,提升其利潤率,加上此次百事中國將其非酒精飲料裝瓶業務全部權益給予康師傅飲品控股,這表明康師傅能夠擁有其非酒精飲料裝瓶業務,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與可口可樂形成抗衡之勢,削弱可口可樂對百事可樂的競爭優勢。
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以179.2億港元的價格,收購在香港上市的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本。但是美夢難圓,2009年3月,商務部以"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為由,否決了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果汁的反壟斷申請。下面和在直播間的嘉賓主持張春蔚一起探討這個事件。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這次中毒事件在你的觀念之中,覺得會給可口可樂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張春蔚:我覺得對可口可樂帶來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他的預期。在過去的幾天當中,可口可樂的市場反映力度遠遠沒有公眾所需要的那么好,換句話而言我覺得可口可樂在這次中毒事件當中的反應非常慢。
首先有一點,現在已經進入到12月份了,明年的春節又是1月底,就意味著這個節前市場會比往年的節前市場會提前啟動,提前啟動再加上中毒事件,對可口可樂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都知道飲料行業一般是有兩個旺季,一個是夏季,另外一個就是節假日市場,而現在這起中毒事件實際上可能會連帶產生對于可口可樂的節前市場的影響。
其次,因為食品最重要的一點是安全,如果沒有安全,那作為食品廠家的立命之所就不存在了,所以這次可口可樂的舉措我看來首先是缺乏足夠的誠意,其次他對于任何一起安全事件的全國影響估計不足。
我們看到很多超市都已經是全國性的下架。但是可口可樂對于此事件還表現得過于輕慢,有句老話說:在市場面前任何大品牌都是小企業,如果真實的理解這句話,就應該比其他上下產業鏈反應還要迅速。首先,我覺得起碼在東三省就要凡在此加工廠生產的所有產品同時下架,這是表現一定立場的時候;然后才說我自己的影響怎么樣。但我們現在看到的一般常規凡是出現食品行業的安全問題,他都交給相應的檢測機關,而忽略了企業最應該做出來的這種信心力的表現。
主持人:另外我們也看到可口可樂遭遇食品安全事件不是一次了,一年之前雪碧剛剛出現了汞中毒,如果我們說它是一個偶發事件的話,那這種偶發事件背后到底意味著什么?是可口可樂走背運?還是這家公司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
張春蔚:我覺得對于食品企業而言,安全是屬于常規性的,不存在著免檢,哪怕市場給你一個免檢的符號,你的市場也是沒有免檢的。但是我們看到很多的企業,反而在這方面的市場反應總是比市場慢好幾拍。全世界在食品安全上,大家所采取的方式都是第一保證民眾的安全,先下架,然后再自證清白,通過第三方清白認證以后,才能夠合格的上架,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可口可樂所采取的方式確實不盡人意。
主持人:我們再來看看可口可樂的老對手--百事可樂,曾經被認為在中國是水土不服,但是他也尋求到了和康師傅合作,那么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優勢是不是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張春蔚:對于這點我覺得可能把這個事件放得過大了。因為事實上借助于奧運會包括一些市場上主動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確實是比較迅猛的,但是這一點并不足以證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差距拉得特別大。
可以通過數據報表上看到,在碳酸飲料上雙方的差距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大,只是可口可樂在多元化上確實走得比百事可樂要強很多;其次對于這次和康師傅的合作,我更多的是愿意解讀為他是一種財務技巧性的安排,而不是說對于中國市場的退出,對于這幾家可樂而言,中國市場仍然是他們在全球市場的重要的市場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