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徐興堂)作為全球規(guī)模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在2011年繼續(xù)成為世界話題中心之一。雖然這一年世界各地熱點頻出,對中國的關注也沒有絲毫被沖淡。中國經濟發(fā)展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方面取得的出色成績,得到廣泛贊許。但同時外界對中國的指責之聲也從未消停,其中多數(shù)指責是憑空捏造一個事實作為火力攻擊的靶子,從頭至尾充斥著不能自圓的謊言。以下是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五大謊言:
謊言之一:中國歧視外資企業(yè)
外商投資企業(yè)在中國受到嚴重歧視,中國投資環(huán)境因此而嚴重惡化——這是2011年被西方政客和媒體持續(xù)而賣力攻擊的一個靶子。在他們的描述下,外資企業(yè)就像嫁出去的小媳婦,備受惡婆婆的欺凌。有的描述煞有介事,活靈活現(xiàn),個中透出的委屈,就差梨花帶雨,聲淚涕下了。
可是很不幸,事實完全不是這樣。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為吸引海外投資,一直在稅收、用地、程序等多方面給予外企超國民待遇,使它們獲取了遠遠高于中國國內同業(yè)的豐厚利潤。但中國為發(fā)展經濟采取的這一措施不可能永遠持續(xù)。按照市場經濟規(guī)律,對外企實施國民待遇也就順理成章,而這便被解讀為所謂的“投資環(huán)境惡化”。
事實上,這些年來中國市場的開放和各類優(yōu)惠措施讓外資企業(yè)賺得盆滿缽滿。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美國企業(yè)紛紛倒閉,連一些百年老店也未能幸免。而大批在中國有業(yè)務的美企卻幸免于難——在中國的投資收益使它們躲過了生死之刧。
中國對外企實行國民待遇之后,外企與中國企業(yè)在同一政策水平上競爭,根本就不存在歧視誰的問題。而且,在很多領域外企依然占據著技術優(yōu)勢,在中國市場的贏利前景依然樂觀。如果說外企在中國真的受到虐待的話,那么請看看美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統(tǒng)計吧:過去兩年來,美國大型公司新增投資目的地中,中國占據首位,而美國一直處在第二位。難道是美國企業(yè)自找虐待嗎?據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美國以國家安全等為理由,阻撓中國企業(yè)赴美投資涉及總額超過200億美元,是中國對美投資總額的5倍多。
謊言之二:中國援助非洲是掠奪資源“新殖民主義”
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交往史自新中國成立不久就開始了,同為第三世界,中國和非洲國家在很多問題上有著相同的看法和感受。共同面對的發(fā)展問題也讓他們拉近了感情的距離。中國的援助從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這是被指責的原因之一。中國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政策,這在某些動不動就對他國指手畫腳甚至不惜出兵征服的大國來說,可能確實看不懂吧。
中國援非重點在基礎設施領域,這也被指責為“面子工程”,為的是在非洲國家拉攏民心。要指出的是,中國早在1967年就開始援建坦贊鐵路,那已經成為中非友好的標志性基礎設施項目。當時的中國還非常窮,花大價錢做“面子工程”怎么也說不過去。非洲成為中國對外援助的重點地區(qū),因為非洲是全世界發(fā)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地區(qū)。中非合作及中國對非援助,友誼是第一位的。中國與非洲開展正常的國際貿易行為,中非貿易與一般的商品互補并無區(qū)別,而且,多年來從非洲運走最多資源的并不是中國。要說掠奪,回顧一下歷史就可以清楚知道,掠奪非洲的恰恰是西方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