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線訊 “沒社保證明,娃娃上不了學咋辦?”日前,農民工楊某致電反映,稱日前他到行知學校咨詢娃娃上學時,學校表示,流動人口子女要讀公辦學校,必須得提供家長的社保證明。為此,楊某認為,是學校故意針對農民工子女設的一道坎。
家長反映
沒社保證明娃娃上不了學
7日上午,在貴陽市大營坡租房居住的楊先生致電本報新聞熱線咨詢: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女登記入學時要提供社保證明嗎?
楊先生說,他和妻子的戶口都不是貴陽本地,屬于農村戶口,因自己在貴陽打工,全家人已在貴陽租房居住近5年。今年孩子年滿7周歲,日前到片區內公辦小學行知學校(小學)咨詢報名時,學校表示,流動人口子女要讀公辦學校,必須提供家長的社保證明。楊先生很為難:“我是一名農民工,工作不穩定,單位不給買保險,哪來的社保證明?”
同樣是從縣城來貴陽打工的農民工周先生也反映,之前他帶孩子到行知學校申請登記時看到,在一份關于“流動人口子女就讀云巖區公辦學校資格審查表”上,學校同樣要求出具“社會勞動保險證明”。周先生說,他身邊的農民工兄弟多在城里打零工,也從沒聽說有哪家單位給買過“社保”,而學校這一要求,明顯是給農民工子女設的一道門檻。
與此同時,周先生還向記者透露,他家附近一個娃娃,就是因為父母沒有提供出相關的社保證明,至今娃娃都10歲了,一直還沒有上學。為此,幾名家長表示,學校這種做法不妥,歧視農民工子弟。
學;貞
他們沒有解釋權
當天下午3點過,接到楊先生等人反映后,記者來到云巖區公辦學校行知小校了解情況,在保衛室,記者向保安人員咨詢娃娃入學條件時,一名保安遞給記者一張流動人口子女就讀云巖區公辦學校資格審查表。在表格里,記者確實看到了一條關于提供社保證明的條款。
記者給該校教務處打了一個電話,針對這個問題,一名老師表示,這是區教育局下發的文件,學校只負責執行,學校并沒有解釋權,望到上級教育部門進行咨詢。
省教育廳
學校資源有限望家長理解
當天下午4點過,針對這個問題,記者來到省教育廳進行采訪,基教處一名雷姓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解釋。
雷姓工作人員說,針對娃娃入學得提供社保一事,確實是國家規定的,因為現在公辦學校資源特別緊缺,再說公辦學校不可能容納所有的娃娃上學,為此,便有這么一個規定。其目的在于,只要家長能提供出社保證明,就足以說明家長在該片區有個穩定的工作,娃娃上學后學校也好進行統一管理,如果是流動人口,則流動性比較大,假如娃娃入學不久,由于家長的原因突然離校,這將會浪費一個名額,一項資源,再說學校也不便于管理。
“其實,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娃娃能上好學校,但是由于目前公辦學校資源確實緊缺,為了不讓娃娃輟學,政府也一直在協調一些民辦學校,希望能容納更多的娃娃上學,同時,政府也會在各方面扶持民辦學校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爭取與公立學校持平,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為此,還希望廣大家長能多多諒解。”工作人員說。(田儒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