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稽查人員對問題煙酒店的香煙進行鑒定
假煙銷售網絡浮出水面
早在2009年,我市煙草專賣局的市場稽查人員在巡查中獲悉,有一幫外地人在紅軍街、火車站、客車站、寧波路、合眾路等地開設煙酒店,向消費者兜售假煙。煙草稽查人員發現,這些假煙做工包裝都非常精細,消費者通過外包裝根本無法辨別。
煙草稽查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除了中心城區外,在我市其他縣(市)的旅游區、車站等地也存在銷售假煙問題,而且售假者多數操浙江口音。
市煙草專賣局組織人員對全市各地銷售假煙的店鋪進行了查處。隨著煙草專賣市場稽查工作的不斷深入,煙草專賣稽查部門發現涉案的假煙銷售店越來越多,到2011年中旬,幾乎已經到了“管不住”的狀態。眼看事態越來越嚴重,市煙草專賣局向市公安局報了案。
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介入案件調查后,很快與煙草專賣部門聯合開展執法行動。在執法行動中,警方雖然行政拘留了百余名銷售假煙的違法人員,但對于整個假煙銷售網絡卻知之甚少。
2011年11月4日,市經偵支隊結合前期幾次聯合執法行動失敗的經歷和偵查結果,正式對假煙銷售進行立案調查,并成立了特大假煙銷售網絡專案組。專案民警對假煙銷售違法人員進行逐一審查,一個涉及全國14個省市區,集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的假煙銷售網絡慢慢浮出水面。
遵義市查獲40多家問題煙酒店
據市經偵支隊副支隊長舒學林介紹,通過對遵義本地銷售假煙違法人員的調查,警方發現這些在遵從事假煙零售的人,全部來自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鎮,他們專門選擇在我市中心城區、仁懷市等地從事假煙銷售。其間,他們花巨資裝修煙酒店,而且專門將店鋪開在城區人多復雜地段。由于從事假煙銷售的違法人員全部來自同一個地方,因此,一旦有關部門開展打擊行動,他們之間便會互通信息,導致我市幾次聯合執法行動失敗。
為了摸清假煙來源,我市警方順藤摸瓜展開調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警方通過調查證實,假煙全部來自福建。不法分子在福建生產假煙,在浙江分裝,然后發往全國各地分銷。在我市查獲的假煙銷售店,就是這個網絡的銷售終端之一。
2011年底,公安部、國家煙草專賣局將該案列為部級督辦案件。
昨日下午3時,經公安部統一部署和安排,福建、江蘇、浙江、湖北及貴州等14個省市區公安機關同時開展收網行動。我市公安部門抽調300余警力,在市煙草專賣局全力配合下,在兩城區及仁懷市,對40多家問題煙酒店進行了查處。
當天下午3時30分,寧波路一家煙酒店,當民警和煙草稽查人員進入店鋪后,店主顯得十分不情愿。在隨后的檢查中,警方在店中查獲了2件假冒“貴煙”。
在當天的行動中,執法人員發現,不少假煙銷售人員為逃避檢查,竟將假煙藏匿在柜臺內的酒盒、撲克盒內,有的甚至將假煙藏在店內沙發下的鞋盒中或垃圾袋中。
消費者如何識別假煙?
消費者如何識別假煙?據市城區煙草專賣局局長鄧傳義介紹:
首先,看煙的外包裝是否粗糙。假冒偽劣香煙的外包裝十分粗糙,大多是用膠水手工包裝的,所以在撕開包裝的時候,包裝上膠紙的兩條開口線極不規則,而且撕開時可能弄壞包裝紙。
其次,看煙盒的激光防偽標記是否正規。假冒偽劣香煙的激光防偽標記十分不規則,有的甚至不反光,不能顯示標記。
然后,看煙絲和過濾嘴的接頭。如果煙絲發霉變質、過濾嘴的接頭不規則,這肯定是假煙。
鄧傳義說,普通消費者買煙時,可能不會注意上述細節,因此買煙一定要到有煙草專賣許可證的正規煙店購買。如果消費者一旦發現自己購買到假煙,可第一時間撥打“12313”煙草專賣舉報電話,稽查人員會趕到現場,對消費者購買的香煙進行鑒定,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劉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