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
護工拿小費成了
現代快報訊 昨天,西祠胡同網出現一個熱帖,“良心何在!這樣的小費拿了就不怕折壽”,稱在南京各個養老院,老人給護理人員(護工)小費已成慣例,不給就臉難看,事難辦,指責養老院如此啃老良心何在?快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護工拿小費已成潛規則,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性情反常、有特殊癖好的老人,家人一般都主動給護工小費。
鏡頭1
鏡頭2鏡頭3
“她幫我洗了把澡,我給她5元錢”
白下區三條巷一個老小區內有家養老院,住著36位老人,只有4名護工。老人們大多能自理,護工工作量不大,工資較低。在養老院食宿,每月能拿1270元工資。院長告訴記者,除了兩位不能下床的老人,每月各付給護工200元小費外,其他老人給不給小費院方不清楚。
記者走進一個房間,與一位老太太交談,“你給不給護工小費?”“給呀,護工確實對我不錯,時間長了,很熟悉,她幫我做事,我習慣給她一點錢。”老太太坦誠地說,“昨天,她幫我好好洗了把澡,我就給她5元錢。”
除直接給小費外,老人們還經常送給護工各種禮物。一位老太太指著床邊成堆的東西說,“家人來看望時,時常送些好吃好玩的,我都送給護工了,表達點小意思。”
鏡頭2
送老人到醫院掛水,也有小費
瑞金路一個居民小區內有個養老院,住著40多名老人。64歲的老胡來自安徽農村,來這兒干護工才幾個月,他負責照料7名老人,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給老人倒馬桶,沖刷廁所,幫老人穿衣服。有幾位老人行走不便,他會到食堂給每個人打來飯。吃完早飯,伺候老人或是看電視,或是到院子里曬太陽。還要為老人洗澡、洗衣服,每天忙到晚上9點才能歇下來。
說起小費的事,老胡說,一是伺候時間長了,有了感情;二是老人及其家人條件寬裕,就會給點錢。比如,有位老人身體不好,每個星期要去醫院掛水三次,都由一名護工用輪椅推去,每次都要給點小費。“拿了人家的錢,護工自然服務更細心些。畢竟拿人家的手短嘛。”但老胡表示,護工們不好意思主動索要小費。
鏡頭3
家屬每月給護工200元小費
李先生的老父親住在莫愁湖附近一家養老院,李先生每月要單獨給護工200元小費。護工照顧8個老人,加上每月2000元工資,一個月能拿到3600元,節假日還要另給100元/天的加班費。
李先生告訴記者,家屬給護工小費,這已經是養老院公開的秘密了,200元錢是直接交給護工,院方默認了這種做法。護工的工資也不高,現在家屬給了,院方就不給護工加工資,但無形中增加了家屬的負擔。院方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還這樣做,讓人很難接受。
鏡頭4
新護工沒打點,老人跌傷眼角
昨天下午,記者剛進城東一家養老院,就聽到一名家屬在跟院長爭吵。原來,女兒最近因住院一個多月,一直沒來看望老父親。這次來一看,老人眼角跌青了,老人說是跌在桌角上造成的,可一名新來的護工一口咬定,是老人自己害紅眼病。“太氣人了,哪有紅眼病會把眼角跌青的。”老人的女兒說。
老人還跟女兒說,最近常吃不飽,喊護工也不搭理。女兒帶來兩個肉包子,看老父親狼吞虎咽的樣子,女兒心疼得直掉淚。“以前那個老護工對我父親很好,春節還送他兩條好煙。這個新來的護工服務態度太差,更可氣的是,明明是跌傷眼角,還硬說是眼病,難道不給小費就要這樣?”
院長解釋,這個新護工來了不到一個月,以前沒干過,耳朵有些背,“可能是太粗心,沒經驗,與小費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