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加油站工作人員更換價格標簽。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漸行漸近。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中最飽受詬病的是參照標的。我國成品油定價的參照物之一布倫特原油價格最高時比紐約原油高出20美元/桶,專家稱“這也是國內油價比美國油價要高的原因之一”。
中國政府網消息稱,國務院下發通知,已批轉發改委《關于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該《意見》稱,要深化成品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擇機推出改革方案。
“成品油定價的參照物必須改革,可以以上月中國原油進口單價為基準,或者直接以大慶和勝利原油為基準。”對于新的定價機制,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今年“兩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透露,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會抓緊時機推出,已將有關方案上報國務院。
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向已經比較明晰了,主要是調整掛靠油種,縮短調價周期,改變調價方式,提高機制運行透明度等。在縮短調價周期上,估計會把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或14個工作日;在改變調價方式上,國際油價在130美元/桶以下時,定價權和調價權將會下放至幾大石油巨頭。還可能會將原來“4%”的油價參考幅度相應下調。
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中最飽受詬病的就是參照標的。據了解,目前國內成品油定價基礎是國際三地原油變化率,“三地”是指辛塔、迪拜和布倫特。
按廣東油氣商會提供的數據,在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之前,布倫特與紐約原油每桶價差僅在2~3美元左右;在我國成品油決定參照布倫特原油定價后,布倫特原油價格開始背離紐約原油價格的走勢,最高的時候竟然比紐約原油高出20美元/桶。
那么,剔除了紐約油價而是以布倫特作為參照“標的”的國內成品油油價,肯定要比以紐約油價為參照標的要高出一些,“其實這也是國內油價比美國油價要高的原因之一。”
對于何時能夠推出新的定價機制,姚達明認為年內將有可能出臺。(記者 王飛)
新聞鏈接
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0%
分析師預測“十二五”期間
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0%
前日,在由華泰長城期貨和美國洲際交易所聯合舉辦的國際原油期貨論壇上,ICE歐洲期貨交易所市場發展總監Mike Davis分析認為,中國是目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最大的驅動因素,全球石油增長的60%~70%來自于中國。華泰聯合證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沙錁則預計,在“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
邵沙錁表示,未來整個中國原油的產量增長將維持在1%~2%之間波動,但需求在相對快速的增長,最近20年年均增長率在5%以上,到“十二五”期間可能繼續維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因此,“十二五”期間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0%。
對于中東局勢問題,邵沙錁認為,中東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來源地,中國的進口原油中20%來自沙特、11%來自伊朗。如果伊朗的原油出口出現問題,對中國原油的進口將會產生比較大影響。
地緣政治因素對油價則產生正向的刺激;伊朗問題可能是圍而不打,市場對原油價格一直有上升預期。綜合兩個方面,原油價格長期來看將是一個上漲的過程,中期可能會有風險,短期可能會維持高位。(記者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