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穿著統一制服、拿著工作證卻屢遭飯店集體抵制,無證的私人收油隊恣意收購這是河南鄭州僑聯生物能源公司在處理地溝油時遭遇的尷尬。
針對鄭州一些小作坊利用餐廚廢棄物非法提煉地溝油的亂象,河南去年出臺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明確要求各娛樂、餐飲、住宿以及機關、院校等單位應當單獨收集、存放本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并委托取得服務許可證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運送到指定的處理場所。
“根據要求,我們成立了一支70人的收油隊,穿著統一服裝,拿著工作證,每個隊員都劃定收集范圍,收到的油要全部送到生物柴油廠,但效果很不理想。” 持證單位鄭州僑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餐廚垃圾進入生物柴油廠后利潤低,所以目前不可能拿出錢來收購。因此,非法收油隊的高收購價受到飯店歡迎,而自己這種“正規軍”遭到集體抵制。
“在利益驅動下,簡單通過成立正規收油隊解決‘地溝油’問題并不現實。”鄭州大學教授任保增說,除了加強監管外,他建議可以引入市場化手段,如給予適當補貼,以便正規收油隊能對飯店進行適度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