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訊 2012長三角地區(上海)外國專家供需見面會14日在此間舉行,120多家單位現場提供近2000個外國專家崗位,月薪均集中在人民幣萬元上下甚至更高,吸引了長三角地區眾多外國人才,場面持續火爆。
當天,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山西等地的高等院校、中學、培訓機構和有關企業,推出包括教授、語言教師、運營主管、節目支持人等近2000個外國專家崗位,從早上9點開始,絡繹不絕的外國人才紛至沓來,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直在接待,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記者在同濟大學招聘臺前看到,負責招聘的外語學院教師陳毅立一小時內接連不斷地與來求職的老外對話,面對留下的近20份簡歷,他認為現在“來的外國人才面比較廣,需求的崗位都有人詢問,包括經管、政治與國際關系等文科教職,但還是要寧缺毋濫”。
來自愛爾蘭的TONY已過不惑之年,在上海從事少兒英語培訓教師工作,他特意來交流會現場,希望能在大學謀一份教職,因為“我和太太都喜歡中國,希望在中國有個穩定的工作”。
上海市外國專家局副局長黃渭茂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在滬外國專家達8.1萬人,占全國的1/6;一個明顯趨勢是高端人才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文教機構、傳媒、重大工程和高科技、高知識項目中,“希望長期留在中國的外國專家越來越多”。
“外國專家為產業轉型升級帶來跨越式發展”,浙江省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奚靈平介紹說,富陽一家生產賽艇的工廠引進的外國專家對產品、材料、機器等進行改造后,奧運會上90%獲獎的皮劃艇都是該廠生產的,也有了很多歐美客戶。“現在浙江每年引進外國專家2.5萬人,今年5月將到德國、法國,6月到美國、日本招聘高端外國人才。”
黃渭茂表示,目前外國專家隊伍總體比較穩定,特別是歐洲金融危機后,更多的外國專家流向中國,“上海從2005年開始頒發《外國專家證》,每年發放6000至8000張,其中2/3是新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