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4月15日報道,“四個輪子的寶馬,奔馳不進公務車的選用目錄。”自從《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發布以來,關于公務用車品牌的中外之爭,就沒有消停過。“省部級官員內定坐紅旗車”的坊間消息也在兩會期間傳得沸沸揚揚。
消息是真是假,無從考證,但在公車選用目錄里,我們卻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車型都是自主品牌,進口車無一入選,就連目前公務車中占絕對主流的奧迪,也沒有幸免于難。
名單上的這些車型是怎么誕生的?入選目錄要符合哪些標準?中國之聲記者采訪了參與名單制訂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
《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一共有412款車型,其中九成以上為中國自主品牌車型,另有少數合資品牌汽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在《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制訂過程中任專家組組長。關于車型的選擇,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選車的原則。
董揚:我們設定了這樣一些條件,比如要穩定生產的,剛投產和快淘汰的不成,要有完全的工業產權,今天讓你生產明天不讓生產不成,要有足夠的技術開發費的投入,表示這個產品會越做越好,要按市場價格來申報,別說市場上賣40萬,這回賣20萬,然后后邊裝修又花20萬,這不行,我們大概定了這樣一些規則,然后我們在評審過程中間按照性能價格比有一個評分。
在國際上,各國都將政府采購作為保護國內企業的重要措施,政府采購市場實行封閉管理。世貿組織的前身關貿組織在1979年將政府采購納入貿易投資自由化談判領域,并制定了《政府采購協議》,目前《政府采購協議》38個成員,成員國之間通過談判確定向對方開放的政府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2008年1月,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代表中國政府簽署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議》申請書。中國常駐WTO代表團將申請書和中國加入《政府采購協議》初步出價清單遞交給WTO秘書處,而我國目前沒有加入這個協議,所以政府采購不受WTO條款限制,政府采購可以自行制定規則。
董揚:我們國家還沒有加入政府采購協議,所以我們現在不需要完全遵守這個協議,可遵守,可不遵守,不能拿一個我們還沒有加入的協議來要求我們,這是過高的要求。
另外,董揚在自己的實名博客中也強調,因為政府采購是花納稅人的錢,且政府使用的物品又可能涉及國家安全等,而本次采購目錄,雖然合資企業產品入選少,自主品牌入選多,但并未將資本屬性或品牌技術來源作為選型條件,本次采購目錄確定的原則,符合國際慣例。為什么以往政府采購本土的車少而這次自主品牌的多呢?董揚認為這是一種回歸。
董揚:我們前面很多年,絕大部分政府機關用車是外資品牌的車,我覺得我們總體上來講很大度,很開放,都大度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不能再繼續大度下去了,現在是一種回歸,對于汽車采購,你可以看看德國政府坐什么車,韓國政府坐什么車,甚至于你去看看印度政府坐什么車,我們不應該做出超越條約和法律的行動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