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訊財經 北京時間16日晚間,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11789億美元,較1月末增持127億美元,這也是我國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國國債。
截至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3050億美元,較去年年底增加1239億美元。而去年第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出現歷史性的季度凈減少。
作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在2月份也增持了131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截至2月末,該國持有美國國債1095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逐漸成為持有美國國債的主力。截至2月末,美國國債前五大持有者中,除日本外,其余均為發展中國家,依次為中國、石油輸出國、巴西和加勒比銀行國家。
2月中國再增持127億美元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昨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共計1.1789萬億美元,較今年1月末的1.1662萬億美元增持127億美元。
這是繼上個月的增持打破了持續半年的對美債的減持局面后,連續第二個月進行的增持。
美債相對受青睞
而自去年7月以來,中國的美債投資始終維持減持態勢,2011年7至12月間共減持美債1630億美元,而去年全年,累計減持美債594億美元。
特別的是,一季度以來我國經常項目順差正在收窄,而僅2月份的增持金額,就遠遠高于一季度的整個9億美元的經常項目順差,在強調外匯儲備多元化背景下,如此的數字特別顯得費解。
對此,商務部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127億的增持規模,不應該是凈增持,而是調整了現有儲備資產的幣種結構,將一部分歐元債券轉換成美元債券。
“這種調整應該標明,至少在美歐兩個經濟體當中,對美國相對看好。而目前對歐洲資產整體的增持,大部分是體現在企業的直接投資上面,而不是體現在政府外匯管理部門的組合投資上面。”梅新育說。
他指出,因為歐元債券的償還情況一定會和未來的經濟增長相一致,以目前歐洲的增長情況來看,過多持有歐元債券,風險較大。
“而美國作為一個單一國家,與歐洲聯盟形式相比,他的決策的能力和應對的效率要強很多。”他說。
外儲多元化仍會繼續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長期強調的外儲多元化策略會有淡褪。
中國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比去年同期增加2603億美元,同比增長8.5%,較上年四季度末增加1239億美元,環比增長3.9%。
外匯儲備在經歷去年四季度206億美元負增長后,規模再次反彈。
而其中原因,被部分業內人士解讀為,以美元計價的非美元資產,在近期美元貶值情況下相對升值,調高了外匯儲備增量。
據悉,這部分包括其他國家貨幣在內的非美元資產約占到整個外匯儲備的三分之一左右。
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漸多元化的外匯儲備,在應對美元貶值時的優勢逐漸凸顯。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日前表示,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水平非常充裕,外匯儲備的充足有利于我們防范國際金融風險的沖擊和金融危機的波及。
“但外匯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我們要考慮再增加外匯儲備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率誰高。”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