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日報訊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條浙江金華民警王于京的微博,微博上“報料”:網友阿美在餐廳消費刷卡簽名時發現簽名的單據厚了很多,就多留意了一下。發現在她簽名的單據下竟還有張不屬于自己消費的幾百元賬單。如今,市民出去吃飯、外出購物,都喜歡刷卡買單,輕松又便利,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可能自己無意中幫別人“買單”了呢?這位民警提醒市民,刷卡時一定要多長個心眼,看一看到底簽了幾張單。
刷卡消費出現簽名騙局
王于京不僅是浙江省金華市的一名公安民警,也是一位微博“達人”。近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稱:網友阿美(化名)在浙江省金華市一家餐廳刷卡消費后簽名時發現,餐廳服務員拿來讓她簽名的單據比平時厚了很多,她就留意了一下。最后,她竟然發現在簽名的單據下還有幾張不屬于自己消費的數百元賬單。見露出了破綻,餐廳服務員馬上慌張地把后面的賬單撕掉,并解釋自己太忙刷錯卡了。
該民警稱,此案的玄機在于,由于簽名單用的都是無碳復寫紙,持卡人只要在上面那張自己的簽名單上簽了名,下面那張更大金額的紙上自然也印有了自己的簽名。而酒店買單的人很多,經常有幾桌同時結賬,有些顧客會用現金結賬。一些服務員會把現金結賬的金額再用另一桌的銀行卡刷一遍。如果使用銀行卡的顧客沒有發現,在簽名單簽了自己的名字,那么,用現金結賬的人的錢自然就流入了服務員的口袋。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報警,服務員也可以推得一干二凈,說是卡主本人的親筆簽名,他們什么也不知道。這位民警提醒市民,刷卡時一定要多長個心眼,看一看到底簽了幾張單。
持卡人中招可追回損失
萬一碰到這類情況,持卡人中招了,只能自認倒霉嗎?記者咨詢了建設銀行信用卡部的工作人員,據介紹,信用卡消費確實存在這樣的詐騙風險。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信用卡消費功能等同于現金,在沒有設置交易密碼僅靠簽名確認賬單的情況下,如果商家有意詐騙,確實會造成持卡人的經濟損失。這是因為賬單簽名的真假辨別責任在于商家而不是在銀行,銀行無法也無力對每天數以萬計的電子賬單進行鑒定。因此,只要商戶核實賬單簽名與卡片背面簽名一致,消費金額就會從卡上扣除。
如果上述情況的確發生了,商家也憑客戶簽名扣款了,客戶只要及時向銀行反映,這個損失是可以及時追回的。銀行只憑單據第一聯即商戶留存為依據,下面復寫紙只是作為客戶的消費憑據。如果發生此類糾紛,刷卡銀行可以通過調集商戶賬單查到客戶簽單原聯,如商家拿不出第一聯留存,事情就會弄明白;銀行也可以調集商戶收銀監控錄像等方式,查清事情真相。
刷卡消費要多長心眼
目前,這樣的案例在南寧還未曾出現,但針對信用卡的詐騙確實時有發生。對此,持卡人一定要有安全意識,刷卡時要多長心眼。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在持卡消費時一定要注意以下細節,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第一,在任何場合刷卡買單的時候,要千萬記住“卡不離身”。有些人買單特別是吃飯買單時,喜歡將卡給服務員拿到收銀臺去刷,這樣會給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市民應該親自拿卡進行買單。在刷卡完畢并收到簽賬單之后,持卡人拿回信用卡之時,還要再次確認一下收到的是否是自己的信用卡,防止出現調包的情況。
第二,簽單之前,需仔細核對并確認簽賬單所列的卡號信息、具體消費支付金額是否準確無誤。只有當以上信息都確認無誤后,方可簽名。
第三,刷卡時,萬一碰到業務員操作失誤,在打印或填寫簽賬單的時候需要重新填寫或打印,或者有可能取消該筆交易時,持卡人應要求商戶將原簽賬單全部撕毀,同時要保留好商戶給予的退貨證明,一旦發生糾紛,這些憑證將是重要的維權證據。
第四,最好到銀行設置 “短信提醒”,只要有刷卡行為,銀行會及時發送短信提醒,消費得明明白白。
第五,收到“短信提醒”后,要第一時間閱讀。有些市民刷完卡聽到短信聲,“很有把握”地認為是銀行發來的提醒信息,不及時查閱,會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