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的“新時代”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龍”飛船運行平穩(wěn),未見異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老板馬斯克表示,他感覺如釋重負。事實上,22日的發(fā)射僅是“龍”飛船的第二次飛行,獵鷹9火箭的第三次飛行,發(fā)射的成功并無百分之百的保障。此次發(fā)射也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正式執(zhí)行航天局太空貨運合同前的最后一次試射。如果順利發(fā)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拿到與美國宇航局簽署的3.96億先期研發(fā)合約的余下款項,而后將按照與宇航局簽署的一項16億美元協(xié)議,進行11次發(fā)射,向空間站運送貨物。運送貨物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商業(yè)太空發(fā)射的第一步,他們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負責將7名宇航員送上空間站,同時進行針對低地軌道的發(fā)射。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航天業(yè)務上的里程碑式成就受益于美國宇航局的“商業(yè)軌道運輸服務項目”。長期以來,大型載人航天項目都是由政府投資,耗資之巨連全球最富有的美國也難以承受。為此,在經過多年大量的論證和研究后,美國決定采用商業(yè)軌道運輸?shù)哪J絹斫档吞斓赝颠\輸?shù)某杀荆瑥母旧辖鉀Q這一難題。在近年來日益困難的財政形勢下,美國“舍近求遠”的新太空政策更顯得必要和及時。將近地軌道運輸業(yè)務外包給私營部門,使宇航局能夠全力投入新型航天器和更大推力火箭的研究,專攻針對小行星、月球乃至火星的“長途旅行”。
私營企業(yè)管理機制靈活,研發(fā)周期短、成本低的優(yōu)勢贏得了美國宇航局的青睞。2008年12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美國宇航局簽署了總額16億美元的商業(yè)補給服務合同,內容是在航天飛機退役后,到2017年前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向國際空間站提供12次總計20噸的貨物運輸,并用“龍”飛船為國際空間站接送航天員。同為民營的弗吉尼亞州軌道科學公司也與美國宇航局簽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貨的合同,今年晚些時候將首次試射其“天鵝座”貨運飛船。與“龍”飛船不同,“天鵝座”飛船只能運貨,且運載量較小。它將在2012至2017年為國際空間站運送8次貨物。
然而,宇航局將近地運輸業(yè)務“外包”給私營企業(yè),也受到一些國會議員及不少公眾的批評。許多人對私營公司的航天能力表示質疑,擔心他們的火箭與飛船不如宇航局的產品安全可靠。但宇航局官員及私營航天業(yè)領袖們都認為,太空探索由官辦體制向私營參與過渡“正當其時”。美國宇航局商業(yè)宇航開發(fā)項目主任麥卡利斯特表示,即使此次“龍”飛船項目執(zhí)行不如預期,這一過渡也不可避免。宇航局專家指出,在此次發(fā)射過程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能夠兩次檢查出技術故障,并迅速重啟發(fā)射任務,技術能力不容置疑。
目前,“龍”飛船已經成為美國最成熟的商業(yè)運輸飛船。該飛船曾于2010年12月成功進行過一次再入試驗飛行,驗證了“龍”飛船的發(fā)射、在軌運行、信號傳輸、接收指令、軌道機動、模擬對接、再入大氣層、安全降落到水面并被回收等關鍵技術。“龍”飛船分載人型和載貨型兩種。載人型“龍”飛船最多可將7名乘員送至近地軌道;載貨型“龍”飛船最多能向上運送6噸貨物,運回3噸貨物。“龍”飛船不像一般飛船只能使用一次,而是可以重復使用10次左右,所以能大大降低天地往返運輸?shù)某杀荆@也是其最突出的一個優(yōu)點。
航天“狂人”馬斯克
成立于2002年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總部設于加利福尼亞州。其創(chuàng)建人億萬富豪馬斯克是網上支付工具PAYPAL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也是一位航天“狂人”。
馬斯克透露,“龍”飛船的名字來自他喜歡的一首流行歌曲“PUFF,THE DRAGON”,取這個名字的目的是回擊那些認為其航天夢想不可能實現(xiàn)的批評者。
獵鷹9火箭和稍小一號的獵鷹1火箭,則得名于電影《星球大戰(zhàn)》中的傳奇宇宙飛船“千年獵鷹”。“龍”飛船最終將有載人型號出現(xiàn)。
十年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成為首次實現(xiàn)航天器進入軌道并安全返航的民營公司,并即將成為第一個造訪國際空間站的民營公司。馬斯克還希望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為第一個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私營公司。他還計劃不斷改進“龍”飛船,直到最終登陸火星。
按計劃,“龍”飛船最早能在3年之內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用俄羅斯飛船送一個美國航天員進入國際空間站的價格為5000萬美元,而用“龍”飛船的價格則低得多,且身高限制擴大到1.95米。
為了探索更遠的太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在建造自人類登月以來最強大的火箭——“重型獵鷹”,目的是能更加便捷地將貨物、人員送上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重型獵鷹”將在獵鷹9的基礎上建造,使用兩個捆綁式助推器和其他系統(tǒng)對獵鷹9火箭進行升級。它全長69.2米,相當于20層樓高,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美國航天飛機的2倍,運送成本則僅為航天飛機的1/10。
馬斯克還在考慮研制更為強大的“超級載重火箭”,其運載能力將達到“重型獵鷹”的3倍左右,比當年發(fā)射“阿波羅”飛船的土星-5火箭大50%以上。借助于這種火箭,無論是重返月球、進軍火星或者其他更遠天體都沒有任何問題。
馬斯克曾表示,該公司希望在10到20年內把航天員送上火星。這個時間表比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火星計劃還要早,且費用低得難以置信。據(jù)稱,馬斯克的終極夢想,是讓人類成為“多星生存”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