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他叫史寶月,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843萬余元,是轟動全國的“金華稅案”嫌犯,案發后潛逃。
13年后,化名“高山青”的他,已經成為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委黨校副校長,身披各種榮譽,僅全國性的獎項就有50多個。
正當他風光無限之時,“清網行動”網上追逃已經將他鎖定,2011年9月,他被江蘇警方抓獲。
昨天,這起案件在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
金華稅案
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原金華縣218戶企業參與虛開專用發票,開出專用發票65536份,價稅合計63.1億元,直接涉及虛開專用發票的犯罪分子154人,黨政干部、稅務干部24人。
案件涉及當時全國三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的3030個縣、市的28511戶企業。
這起稅案是1994年稅制改革后,全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額最大的案件。其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總額逾億元的兩名主犯被判處死刑。
下海經商,虛開發票
在“高山青”的履歷中,他是江蘇武進人,今年43歲,新聞專業本科學歷,高級編輯,博士在讀,擁有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的畢業證……
但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假的。
真正的史寶月今年50歲,是土生土長的磐安人,大專學歷。早年他曾是一名公務員,在磐安縣委辦公室工作。
上世紀90年代初,磐安有個政策,納稅大戶可以“農轉非”,為了解決前妻的戶口問題,史寶月下海經商。
1994年至1995年,史寶月在金華開發區和磐安縣分別注冊成立了4家公司,為寧波等地的多家公司虛開32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1908萬余元,史寶月從中收取2%~2.5%的開票費。
因為虛開了大量銷項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了避免多交增值稅,1994年11月,史寶月從江西一家公司買了24份江西省增值稅專用發票,為自己的公司虛開了增值稅發票價稅合計843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