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實
14棟木制別墅被認定違章建筑
廣東金穗集團提供的資料稱,“和平號”的船體是河的護堤。而和平縣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和平號”所在位置,是旁邊九公廟電站的攔河堤壩。
水利專家指出,堤壩屬于河道管理范圍,即使“和平號”所在位置以前是堤壩,在堤壩上建房,也屬于侵占河道。當地一些干部在采訪中承認,“和平號”的確占了一部分河道。
和平縣規劃部門向記者證實,“和平號”上面修建的14棟木制別墅,屬于“違章建筑”。這個縣規劃建設局村鎮規劃股股長葉志勇說,這些別墅2011年底修建完畢,“直到今年三四月份,開發商才向我們申報,我們沒批,因為申報材料上沒有國土、水利部門的意見。”
反應
紅線劃河道違反防洪法
度假村總經理汪哨駿等人認為,“和平號”并沒有侵占河道,其所在位置是九公廟電站的攔河堤壩,地形原貌是山坡腳。但是,和平縣水利局副局長李平說,他們做出這個結論,并沒有查閱歷史文獻,也沒有走訪當地村民,“這個結論,只是一種估計、推測”。
度假村方面拿出的依據,是一份《國有土地使用證》掃描件,上面的土地紅線圖顯示,“和平號”所在1號地塊紅線一半以上與河岸線重合。度假村一方據此認為,“和平號”建筑在該公司規劃紅線內,不能說是侵占河道。“把紅線劃在河道上,這違反了防洪法,是錯誤的。”和平縣國土局一名負責人指出,這是國土部門的失誤。
曾分管水利工作的和平縣委原常委黃小平認為占用河道肯定會影響行洪,造成安全隱患。
對于“和平號”違建別墅為何至今未處理,葉志勇辯稱“未接到投訴”,并表示這些別墅歸鎮上管、縣里管不著。而熱水鎮黨委、政府對這一問題,始終未予明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