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房價同比去年下跌但環比5月略有反彈,上漲城市增加。路透社測算顯示,全國環比微升0.04%,結束此前連續八個月的下跌。
盡管高層強調房地產調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絕不能讓房價反彈,但國資委下達“退房令”兩年多來,不但執行力度有所減弱,且部分央企尚未退出的事實似也得到寬限和默許。
市場預期分化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方面,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1個,持平的城市有24個,上漲的城市有25個,比5月份增加了19個。環比漲幅均未超過0.6%。房價環比上漲城市數量9個月以來首次超過下跌數量。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7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11個。漲幅均未超過1.2%。
路透社據此測算顯示,6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6%,接近上月的同比降幅1.5%;環比則微升0.04%,結束此前連續八個月的下跌。
二手住宅方面,與上月相比,70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9個,持平的20個,上漲的31個,比5月份增加了13個。同比漲幅均未超過1.1%。與去年同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8個,上漲的城市有12個,漲幅均未超過2.6%。
對于6月份數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馬曉明表示,從同比看,大部分城市房價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新房銷售價格分別下降了1.3%、1.9%、1.6%和2.5%。
但從環比看,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廣州的新房價格分別上漲了0.3%、0.2%和0.2%。深圳雖然環比降0.1%,但降幅比5月份收窄。
馬曉明指出,上述情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利率下調,購房成本下降;二是隨著前期累積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有所釋放,特別是市場對房價走勢的預期出現一些變化,擔心房價反彈;三是部分樓盤在以價換量獲得較好的銷售業績后,取消折扣優惠,甚至調高價格。
央企退房令力度減弱
盡管國家統計局認為房地產調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絕不能讓房價反彈,但自2010年國資委下達“78家主業非房地產央企退出房地產行業”的命令(下稱“退房令”)已有兩年多,而在市場成交不活躍的時期,“退房令”不但執行力度有所減弱,且部分央企兩年多尚未退出的事實也似乎得到寬限和默許。
國資委2010年3月發出“退房令”,限令15天之內提交退出方案,但并未明確設定退出的最后期限或時間表,也并未披露78家央企及其房地產子企業的名單。
國資委關于“退房令”執行進度的最新表態是在去年2月,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稱2010年已有14家主業非房地產央企退出,2011年預計還有20家退出。邵寧表示,央企介入房地產業有非常復雜的歷史原因,退出也不能一蹴而就。之后國資委沒有向外公布“退房令”的進展。而最近一名接近國資委人士向媒體表示,央企退出房地產業不能行政強制命令,要遵從“市場規律”。
而與此同時,中央一再強調房地產調控不能放松。昨天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靠房地產救經濟是飲鴆止渴》的文章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絕不能放松,要謹防房地產借機要挾中國經濟。(辛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