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的日子,經歷了很多波折和苦難,我知道,高考,是一個從山里走出來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冉登富說,這是他堅持要考大學的原因。
從2008年到2012年,冉登富參加了三次高考,前兩次,因為貧困,他與大學擦肩而過。這一次,他以537分貴州三穗縣理科狀元的身份考進了武漢理工大學,而貴州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圓了他的大學夢。
假期在貴陽打工之余,冉登富不忘復習英語
●貧困,阻礙了他進大學
今年24的冉登富出生在三穗縣長吉鄉赤瓦村一個農民家庭。母親體弱多病,弟弟也在上學,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十分清苦。他的家是一個歪歪斜斜的木房,每逢下雨天,便是屋外大雨,屋內小雨。
2008年,冉登富第一次參加高考,他被青海民族學院錄取了。從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起,冉登富就開始四處奔走借錢。連續跑了5天,他只借到1080元錢,要上大學遠遠不夠。那一夜,冉登富徹夜未眠。快天亮時,他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撕掉了大學錄取通知書。
2009年,在父親和鄉親們的勸告下,冉登富走進了高考復讀班。為了湊齊學費,他白天讀書,晚上去小飯館打工。然而,長期的營養不良和睡眠不足,冉登富時常感覺頭暈。高考那天,他在考場上暈倒了,被送進了醫院。辛辛苦苦攢的學費用完了,高考也錯過了。
此時,弟弟也已經讀高二,第二年就要參加高考了,冉登富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到底有多重。出院后,他毅然收拾起行囊,遠赴浙江溫州開始了他長達三年的打工生涯。
●堅持,夢想得以實現
“努力工作,多掙點錢,扶持弟弟上大學。”在冉登富打工的歲月中,這便是一直支撐著他的信念。他做過酒店服務員,到工廠里做過流水作業工人,發過15元錢一天的傳單,在餐館做過洗碗工,而家教,是冉登富做過最體面的一份工作。
無論什么工作,冉登富只有一個要求:包住。因為他除了每月500元吃飯的錢,其余的工資要分成兩份,一份給家里,一份給考上大學的弟弟。
2010年,弟弟通過努力拿到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時,掩埋在心底的大學夢又開始萌動了。他決定重拾書本,等待機會再度高考。
之后的兩年,冉登富白天打工,晚上就在宿舍看書。今年年初,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高中時的班主任,得到了班主任極大的支持。
今年高考前夕,冉登富回到了母校三穗民族高級中學做考前沖刺復習,最終,以537分的成績考入了武漢理工大學,同時也是今年三穗縣的理科第一名。
冉登富的坎坷求學路感動了很多人,通過貴州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幫助,冉登富被列為了貴州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助學對象。經過四年的堅持,這一回,冉登富終于可以上大學了。(作者: 趙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