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一些器質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維生素B1的缺乏,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胃炎等引起的吸收不良。這需要在醫生的檢查下予以排除。
由此可見,給孩子補充營養,并非在于食物價格的昂貴和難得,而是平衡膳食,粗細搭配,補得適當而及時。 女人私房話(http://sifanghua.cn)
一個月后,我們再次去王琳家看寶寶,寶寶跟100天時判若兩人,眼睛滴溜溜地轉,一見人就笑,兩個小腿還樂得直蹬,王琳感慨地說:“看來,‘食不厭精’未必好啊!”
烹飪不當,維生素“受傷”
最近幾個月來,阿芳的女兒雯雯總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吃東西也沒胃口,小臉蛋也不像以前那樣紅潤有光澤了,顯得有些蒼白,干什么都是懶懶的,提不起精神,嘴角還總發炎。阿芳尋思著是不是熱氣、上火了,給她吃了幾天清火的藥,還是不見效。孩子不會得了什么怪病吧?阿芳不敢大意,趕緊把雯雯送到醫院。
來到醫院,醫生讓雯雯張開嘴,伸出舌頭,阿芳一瞧,嚇一跳,雯雯的舌頭光溜溜紅通通;躺到檢查床,撩起衣服,小肚子脹鼓鼓的;醫生又往雯雯腳背上按一按,立即出現一個小窩窩。醫生開了化驗單讓雯雯抽血化驗。三天后檢查結果出來了,診斷也明確了,雯雯患了葉酸缺乏性貧血,屬于營養不良性貧血的一種。
阿芳一下子就愣住了:“孩子吃得那么好,怎么還會營養不良呢?”
醫生點評:葉酸缺乏性貧血在小兒貧血患者中也相當常見,雯雯的舌頭“光溜溜紅通通”,是這類貧血患者常見的典型特征,也叫“牛肉舌”,或“鏡面舌”。另外,有的孩子還會出現便秘、腹瀉、肚脹,有的經常口角、舌頭發炎,有的精神不集中、健忘、容易發脾氣,還有的出現腳腫、眼腫。
現代家庭一些不當的烹飪加工方式,是導致葉酸缺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葉酸是B族維生素中的一種,很不穩定,光照或加熱煮沸就會被破壞,有人喜歡將蔬菜用開水煮過后,再用猛火熱炒,殊不知在水煮的過程中,葉酸等B族維生素已經損失得差不多了。還有人洗菜時怕有殘存農藥在上面,便用水將蔬菜浸泡很長時間,有的甚至上班之前便將菜泡上,下班回來后再撈起炒煮,以為那樣“即省時間,又洗掉農藥”,殊不知這樣一來大量葉酸已流失在水中了。還有我國廣東地區很受歡迎的“老火靚湯”,經常一煲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老火”之下,葉酸所剩幾多可想而知。
要糾正葉酸缺乏,首先應糾正不好的烹飪習慣。對于綠葉菜,應該用熱鍋快炒,不要切后再洗,而應隨切隨炒,隨炒隨吃。菜切碎后也不要放太長時間。洗菜也不應浸泡時間過長,如果怕有殘留農藥,可以用水多次沖洗。“老火靚湯”雖味道鮮美,營養成分高,但不能依賴它來獲取葉酸。
除此之外,葉酸在柑橘類水果和綠葉蔬菜中的含量最為豐富,對于葉酸缺乏的孩子,可以適當補充。正是那些十分便宜、不起眼的蔬菜水果,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起到了關鍵作用。